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人口迁移:基于引力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3 03:04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人口迁移:基于引力模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基于引力模型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重点分析了以火车交通时间为表征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根据1987、1995、2005三次全国1%抽样调查人口迁移数据进行的面板分析,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极大地影响了人口迁移,其中火车交通时间提速1%将会促使跨省人口迁移增加约0.8%。这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能够显著地促进人口或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人口迁移 引力模型 交通基础设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64)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C924.2;F512;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五普”相比,中国人口省际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省市人口快速增长,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地区;一些省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如重庆、湖北、四川、安徽、甘肃等地区。最明显的例子是广东省总人口达到1.04亿,超过河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新 ,魏星 ,沈建法;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关系之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亚华;吴凡;王争;;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3 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4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5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6 魏津生;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人口与经济;1984年04期

7 王桂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3年02期

8 李树茁;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4年03期

9 刘建波,王桂新,魏星;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中国省际人口二次迁移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薇;;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旭晖;人力资本理论对开发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2 李晓亮;赵智杰;黄钱;;塔里木河下游垦区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的多层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3 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4 李玉民;熊育伟;;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低碳物流园区实施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5 田艳争;赵春雨;苗恩标;李飞;;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郭永昌;;安徽省内跨市流动人口空间分选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7 杨晓维;蒋家亮;黄新春;;禀赋异质的同质劳动供给与工资决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庞文;丁云龙;;论城市贫困群体的自生能力与政策创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徐霞,王静爱,于永涛,于园园;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城市发展类型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陈灵;徐云松;;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苗月新;;西部开发与扩大内需的产业政策选择[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龙小伟;;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贫困”难题及其破解——以高校研究生智力支农扶农为例的探讨[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张云武;;地区城市化度与居民的社会交往[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占勇;;城市贫困人口潜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分析——对贵阳市花溪区的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罗瑞青;颜李艳;;关注弱势群体 建设和谐社会[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安慧;李增永;;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影响因素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苟爽;明清以来仡佬族分布格局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杨文杰;适应中国人口流动的财政政策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晶;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桑小峰;江苏乡城迁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季高峰;浙江青田县城市化特色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敬源;劳动力流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卢翠红;初中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2 胡鞍钢,常志霄;中国的城镇贫困与新的反贫困战略[J];财政研究;2000年09期

3 刘军;邱长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评估[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4 胡鞍钢,周绍杰;网络经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6期

5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6 王桂新;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与区域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法估计[J];经济论坛;2004年11期

8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9 行伟波;李善同;;本地偏好、边界效应与市场一体化——基于中国地区间增值税流动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10 鲁晓东;李荣林;;区域经济一体化、FDI与国际生产转移:一个自由资本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侠;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及今后的展望[J];人口与经济;1987年02期

2 蔡f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06期

3 王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召开“中国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学术讨论会[J];人口研究;1988年01期

4 穆光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J];人口学刊;1994年03期

5 范力达;省际间人口迁移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口学刊;1995年03期

6 邓文胜;我国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0年09期

7 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J];人口研究;1992年06期

8 杨有社,李树茁;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分析[J];人口学刊;1995年01期

9 陈国平;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新形式——民工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年03期

10 续西发;新疆人口迁移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2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武艺;吴小根;;旅游地引力模型分析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周鸿;;广西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王昌林;;依托交通建设 积极拉动内需[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6 庄少勤;顾保南;尹良龙;;外商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与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7 吴效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冷静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谢国立;;引力模型在城市交通流量分布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9 ;“十一五”期间北京投资交通建设2000亿[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N];中国人口报;2001年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远;坚持推动人口迁移和人口空间集聚[N];解放日报;2009年

3 记者 曲一琳;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杨成钢:建立人口迁移 流动调节机制[N];光明日报;2010年

4 张再生;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2年

5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魏津生;城镇化和人口迁移de新世纪[N];中国人口报;2001年

6 陆杰华;人口迁移研究的回顾与评述[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高春燕;人口迁移改变城市面孔[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王奋宇;人口迁移和城市贫困[N];中国社会报;2003年

9 岳金平;促进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旭光;丹东人的北大荒[N];丹东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3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6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钱晓英;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孙衷颖;区域经济组织的贸易便利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锦芳;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旭;华商网络对FDI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3 刘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4 袁海占;G-3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量影响的结构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5 朱田甜;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刘博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兰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丹丹;海峡两岸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吴建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流量和潜力[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雪琪;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人口迁移:基于引力模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42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