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基于物流化的公铁联运组织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9:50
  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我国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合,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对于我国交通运输来说,公铁联运是多式联运中的主要形式,但在有关公铁联运的研究中,对于公路、铁路如何在物流化基础上进行联运组织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物流化的公铁联运运输组织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深入研究。论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公铁联运及各国物流化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公铁联运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我国铁路、公路货物运输的组织方式、方法,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公铁联运运输组织形式;最后,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其选择公铁联运的成本因素,建立了基于公铁联运的配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物流化的公铁联运组织协调研究


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Fig.ZqThedistributionlr‘Pof18railwaycontainerlogisticeenter截止到目前,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集装箱中心站有5个:昆明、上海、重庆、

过程图,基本作业,过程图


减少零散装卸作业点。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以及审批承认车等方面,采取按列组织模式,大力组织点到点直达,同方向整列运输,为路企直通运输创造基础条件。路企直通方式大大简化了运输作业流程,其前后的变化见图3石、图3一124]。装装卸作业业业车流集结路企企企车流集结向编编编车流改编集结结交 交交 交接 接接 组站输送 送送 送调车作业调车作业途中运行图3七路企直通前的基本作业过程图Fig.3币 BasieoPeretingProeessbeforeimPlementingdireettransPort图3一路企直通后的基本作业过程图Fig.3一 BasieoPeratingProeessafterlmPlementingdireettransPort新的货源组织方法、直通运输战略的实施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设备为铁路货运部门开展“门到门”公铁联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公铁联运的货源货流组织,应借鉴战略装车点的运输组织,将货源货流向设施设备完备的铁路物流中心集中,特别是行包、采取集装箱运输的高附加值货物,减少货源零散的作业点。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以及审批承认车等方面,采取按列组织模式,大力组织点到点直达,同方向整列运输。

过程图,基本作业,过程图,货源


减少零散装卸作业点。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以及审批承认车等方面,采取按列组织模式,大力组织点到点直达,同方向整列运输,为路企直通运输创造基础条件。路企直通方式大大简化了运输作业流程,其前后的变化见图3石、图3一124]。装装卸作业业业车流集结路企企企车流集结向编编编车流改编集结结交 交交 交接 接接 组站输送 送送 送调车作业调车作业途中运行图3七路企直通前的基本作业过程图Fig.3币 BasieoPeretingProeessbeforeimPlementingdireettransPort图3一路企直通后的基本作业过程图Fig.3一 BasieoPeratingProeessafterlmPlementingdireettransPort新的货源组织方法、直通运输战略的实施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设备为铁路货运部门开展“门到门”公铁联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公铁联运的货源货流组织,应借鉴战略装车点的运输组织,将货源货流向设施设备完备的铁路物流中心集中,特别是行包、采取集装箱运输的高附加值货物,减少货源零散的作业点。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以及审批承认车等方面,采取按列组织模式,大力组织点到点直达,同方向整列运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加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启示[J]. 张帅.  集装箱化. 2009(11)
[2]LINGO语言与0-1混合整数规划选址模型的再结合[J]. 丁小东,姚志刚,程高.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10)
[3]优化建模软件LINGO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 万义国,游小青.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0)
[4]公铁联运中的拖运建模[J]. 权磊磊,何世伟.  物流技术. 2009(02)
[5]基于Lingo语言求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 王林,叶小侠.  物流技术. 2008(10)
[6]美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J]. 黄斌,益宇鸣.  集装箱化. 2008(04)
[7]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 张戎,黄科.  综合运输. 2007(10)
[8]铁邦打造中国物流业公铁联运航母[J]. 于立雪.  中国储运. 2006(04)
[9]现代化公铁联运系统的发展与实施——专访法国新欧洲运输空间研究所中欧项目主任蒋飞博士[J]. 任薇,蒋飞.  中国储运. 2006(03)
[10]德国铁路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中汽车与铁路的有效结合[J]. 王德占,何世伟.  物流技术. 2005(11)

博士论文
[1]进口物资中转运输选址—分配问题[D]. 章海峰.华中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铁路战略装车点布局规划研究[D]. 靳雄焕.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路径优化[D]. 曾永长.重庆大学 2009
[3]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之间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研究[D]. 郭菲.北京交通大学 2008
[4]集装箱公铁联运协调组织研究[D]. 李磊.西南交通大学 2008
[5]集装箱无缝运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施俊庆.北京交通大学 2007
[6]集装箱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和公路集疏运规划研究[D]. 林建新.北京交通大学 2006
[7]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 杨赟.东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8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528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