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航运衍生品 运价指数 价格发现功能 多重分形 热最优路径
【摘要】:我国是航运大国,但还不是航运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一,但我国在世界航运市场定价方面缺少话语权,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航运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的目标。上海航交所已经发布了一系列运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又相继推出了以之为标的的运价指数衍生品,初步构建了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但就目前来看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并不大。根据业界的直觉判断,当前上海航交所的运价指数衍生品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而这是无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定价话语权的。为了验证这种直觉判断,就必须深入分析已经建立的衍生品交易的性质以及市场交易的效率,这样才能在学理上提出市场改善的依据,避免仅仅依据经验判断而造成的政策误差。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理论上的关注度尚嫌不够。本文将综合使用计量经济学、金融物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得到稳健的结论。首先,本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从多重分形的视角,研究我国上海出口集装箱(欧洲航线和美西航线)、沿海煤炭(秦广和秦沪航线)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特性,采用新的风险指标来度量两个市场的风险情况。分形市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确定目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走势的一种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交易效率。其次,本文采用计量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对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出口集装箱(欧洲航线和美西航线)、沿海煤炭(秦广和秦沪航线)运价指数及其衍生品做了计量分析,主要涉及到时间序列分析、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面。最后,本文采用热最优路径理论(Thermal Optimal Path)研究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出口集装箱(欧洲航线和美西航线)、沿海煤炭(秦广和秦沪航线)现货和期货市场之间动态的领先滞后关系,通过引入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的距离矩阵,将传统的经济问题转化为统计物理学中的经典概率传递模型,利用配分函数的递归运算,最终可以得出两序列之间动态的领先滞后关系。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在风险特征方面,(1)采用多重分形交叉降趋脉动分析方法(MF-X-DFA)研究上海集装箱(欧洲和美西航线)的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周收益率序列,结果发现上海集装箱的欧洲和美西两大航线的现货和期货市场均具有多重分形特性,且现货市场的多重分形特性强度较期货市场大;基于MF-X-DFA方法得出的分形参数—多重分形谱宽度和广义霍斯特指数跨度都表明:上海集装箱现货市场的风险较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的风险大。(2)采用多重分形交叉降趋脉动分析方法(MF-X-DFA)研究中国沿海煤炭(秦皇岛—广州航线和秦皇岛—上海航线)的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日度收益率序列,结果发现中国沿海煤炭:秦沪和秦广两条航线的期货市场均具有多重分形特性;然而,沿海煤炭现货市场的多重分形特性还没有形成。在价格发现功能方面,(1)根据计量分析,四个市场的期货序列和现货序列没有表现出稳定的对应关系,不能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是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期货对现货的预测不能比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好,因此得到四个市场均未达到市场有效性,该期货市场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都比较大的结论。(2)根据热最优路径方法(TOP),对我国航运衍生品期货和现货之间的非线性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发现,四个市场的期货现货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根据以上发现,可以确信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存在风险异常以及价格发现功能缺失的不足,由于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价格发现功能,因此价格发现功能的缺失就是造成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缺乏定价话语权的重要的内在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例如放松对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参与航运衍生品交易的诸多限制,提升航运衍生品交易者航运专业知识,推进航运衍生品的创新等等。
【关键词】:航运衍生品 运价指数 价格发现功能 多重分形 热最优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52.7;F832.5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17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0-12
- 一、选题缘起10-11
- 二、研究价值11-12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2-16
- 一、研究思路12-13
- 二、研究方法13-15
- 三、创新之处15-16
- 第三节 分析框架16-17
- 第二章 文献述评17-28
- 第一节 关于航运金融的研究17-19
- 一、金融生态软环境17
- 二、发展航运金融17-18
- 三、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相互关系18-19
- 四、国际航运中心模式19
- 第二节 关于期货和现货关系的研究19-23
- 一、国外关于期货和现货关系的研究19-21
- 二、国内关于期货和现货关系的研究21-23
- 第三节 关于分形理论的研究23-26
- 一、分形理论在期货市场中的研究23-24
- 二、多重分形降趋交叉相关分析的研究24-26
- 第四节 文献评述26-28
- 第三章 上海航运衍生品发展历程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8-41
- 第一节 发展航运衍生品对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28-30
- 一、提高航运定价话语权29-30
- 二、分散航运企业风险30
- 三、优化航运资源配置30
- 第二节 上海航交所运价指数发展脉络30-34
- 一、上海航交所发展概况30-31
- 二、上海航交所发布的运价指数31-34
- 第三节 上海航交所航运衍生品的发展现状34-38
- 一、上海出.集装箱运价指数衍生品34-36
- 二、沿海煤炭运价指数衍生品36-38
- 第四节 上海航交所与波罗的海航交所比较分析38-41
- 一、体制背景差异38
- 二、功能侧重不一38-39
- 三、国际地位偏差39
- 四、衍生品种类不同39-41
- 第四章 相关指数及衍生品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41-50
- 第一节 原始数据处理41-42
- 第二节 上海出.集装箱运价指数现货和期货的统计特性42-45
- 一、上海出.集装箱欧洲航线基本统计分析42-44
- 二、上海出.集装箱美西航线基本统计分析44-45
- 第三节 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现货和期货的统计特性45-50
- 一、中国沿海煤炭秦广航线基本统计分析45-47
- 二、中国沿海煤炭秦沪航线基本统计分析47-50
- 第五章 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风险特征分析50-67
- 第一节 重标极差R/S分析原理及步骤50-52
- 一、重标极差R/S分析原理50-51
- 二、重标极差R/S分析步骤51-52
- 第二节 多重分形降趋交叉相关分析方法(MF-DCCA)52-54
- 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果54-67
- 一、重标极差法实证结果54-59
- 二、多重分形降趋交叉相关分析结果59-67
- 第六章 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67-108
- 第一节 价格发现功能的计量分析67-100
- 一、基本模型67-74
- 二、计量分析74-99
- 三、小结99-100
- 第二节 价格发现功能缺失的非线性领先滞后关系分析100-106
- 一、热最优路径原理及方法100-102
- 二、热最优路径法数值模拟102-103
- 三、实证分析103-105
- 四、小结105-106
- 第三节 价格发现功能缺失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106-108
- 一、上海航运衍生品市场无法发挥其市场功能106
- 二、国际航运市场定价话语权丧失106-108
- 第七章 价格发现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108-119
- 第一节 价格发现功能缺失的实证依据108-110
- 一、上海航交所运价指数与航运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性108
- 二、上海航交所航运衍生品期货对现货价格的发现功能108-110
- 第二节 原因分析110-114
- 一、航运衍生品推出时间较短暂111
- 二、市场交易不活跃111-112
- 三、交易主体结构不合理112-113
- 四、衍生品设计存在缺陷113-114
- 第三节 政策建议114-119
- 一、监管应松紧适度114-115
- 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交易115-116
- 三、上海航交所应更积极主动出击116-119
- 附录119-136
- 附录 1:集装箱运价指数和期货价格数据119-123
- 附录 2: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和期货价格数据123-136
- 参考文献136-147
- 后记1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孔凡航;尹奇;;主题投资策略中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姜洋;;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发现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牛淑珍,黄兴;股票市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J];商业研究;2002年09期
4 刘庆富;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5 张宗强,伍海华;基于上证180指数股票的羊群行为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6 刘庆富;张金清;;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7 庄新田,庄新路,田莹;Hurst指数及股市的分形结构[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8 胡静;;铝期货市场对我国铝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海铝期货市场为例[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9 严太华,孟卫东,刘昱洋;铜和绿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协整关系的实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张维,黄兴;沪深股市的R/S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2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