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0:32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铁旅游 空间行为 城市居民 南京市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对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加之,南京经济发达且已逐渐成为高速铁路交通门户,由此可见南京市居民高铁旅游潜力巨大。因此,本文基于南京客源地角度,研究城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南京市高铁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高铁与旅游业及空间行为研究,明确界定了高铁旅游的概念并梳理了旅游流、消费者行为等相关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文章选取南京市居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城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调查数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对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时空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居民高铁旅游线路总结了高铁旅游者出游空间行为模式,对比了不同群体居民的空间行为模式差异;其次,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居民高铁旅游者空间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结论,从交通优化、旅游地开发与营销三个角度提出了南京市高铁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建议,以期能推动南京市高铁旅游市场发展。 本文研究结论:(1)南京市高铁出游的居民偏向年轻化,主要为学生群体及“高收入、高学历”的中青年群体,多与1-2位家人或朋友结伴进行3天以下自助观光或度假游;(2)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省域到访率呈现距离衰减现象而目的地到访率距离衰减现象不明显,出游目的地分布广泛,其行为空间出现三个旅游者到访的核心圈并呈现不连续状态,80%的目的地市场分布在“3小时高铁圈”中,同时,不同时间段出游的高铁旅游者目的地存在差异;(3)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表现为五种模式,以单一目的地模式为主导,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龄与收入居民的高铁旅游空间行为模式有较大差异;(4)旅游地因素、交通因素、旅游感知因素与旅游者因素是居民高铁出游距离及旅游线路的关键因素;高铁旅游者旅游距离与旅游线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旅游距离越长则旅游者多目的地旅游特征越明显。
【关键词】:高铁旅游 空间行为 城市居民 南京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C913.3;F5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相关研究综述14-21
  • 1.2.1 高速铁路与旅游业研究现状14-17
  • 1.2.2 旅游空间行为研究17-20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20-21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21-22
  • 1.3.1 研究目标21
  • 1.3.2 研究内容21-22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22-24
  • 1.4.1 研究方法22-23
  • 1.4.2 技术路线23-24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4-30
  • 2.1 相关概念界定24-26
  • 2.1.1 高铁旅游24
  • 2.1.2 旅游者空间行为24-25
  • 2.1.3 城市居民25-26
  • 2.2 基本理论26-30
  • 2.2.1 旅游流理论26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26-27
  • 2.2.3 旅游系统理论27-29
  • 2.2.4 旅游流距离衰减理论29-30
  • 第3章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特征及模式分析30-45
  • 3.1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30-33
  • 3.1.1 数据来源30
  • 3.1.2 人口统计特征30-31
  • 3.1.3 旅行特征31-33
  • 3.2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时空行为特征33-41
  • 3.2.1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时间特征33-34
  • 3.2.2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目的地空间特征34-40
  • 3.2.3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时空变化特征40-41
  • 3.3 南京市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模式41-44
  • 3.3.1 总体空间行为模式41-42
  • 3.3.2 旅游空间行为差异分析42-44
  • 3.4 小结44-45
  • 第4章 基于SEM的居民高铁出游空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45-57
  • 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45-46
  • 4.2 理论模型及模型假设46-48
  • 4.2.1 理论模型提出46-47
  • 4.2.2 研究模型假设47-48
  • 4.3 测量模型构建48-49
  • 4.4 数据质量分析49-51
  • 4.4.1 信度分析49-50
  • 4.4.2 效度分析50-51
  • 4.5 结构方程分析51-56
  • 4.5.1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51-52
  • 4.5.2 模型拟合验证52-54
  • 4.5.3 空间行为影响模型结果分析54-56
  • 4.6 小结56-57
  • 第5章 南京市高铁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建议57-63
  • 5.1 交通优化角度57-59
  • 5.1.1 优化高铁服务,充分发挥高铁交通优势57
  • 5.1.2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便于居民前往高铁站点57-58
  • 5.1.3 强化交通配套,实现景区与高铁站点无缝对接58-59
  • 5.2 旅游地开发角度59-61
  • 5.2.1 完善景观产品,提升旅游地影响力59
  • 5.2.2 优化产品结构,着力开发中短线品牌性产品59-60
  • 5.2.3 加强区域合作,优化旅游服务体系60-61
  • 5.3 旅游营销角度61-63
  • 5.3.1 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满足不同群体需求61
  • 5.3.2 构建信息网络,提升旅游者信息感知61-6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3-66
  • 6.1 研究结论63-65
  • 6.2 创新点65
  • 6.3 不足与展望65-66
  • 附录66-69
  • 参考文献69-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潆;刘昕;;四川省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2 林岚;许志晖;丁登山;;旅游者空间行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2007年03期

3 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年04期

4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1988年03期

5 丁健,李林芳;广州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到访率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6 汪德根;;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7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8 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6期

9 王艳平;郑岩;;交通高速化对旅游体验初始状态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袁欣;史春云;朱明;张兴华;;长三角区域旅游线路模式及目的地类型研究[J];旅游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学峰;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5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525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