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航班延误分析及传播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6:06

  本文关键词:航班延误分析及传播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航班延误 延误波及 时空分布特性 机场网络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空中交通运量的增长势头迅猛,然而,我国航空运输产业的强势发展带来空中交通需求不断增加与国家空域系统供给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范围空域拥堵和大面积航班延误等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不仅给航空运输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使得航空运输系统效率降低,并且大面积航班延误也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通过研究航班延误的成因以及其传播机理,迅速、高效的解决航班延误的问题势在必行。深入研究航班延误传播机理,可以对航班延误传播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降低航班延误传播所造成的损失,减轻其造成的后果与影响,对有效处置航班延误及其传播导致的相关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航班延误及延误传播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延误指标统计的不足,在航班延误分析方面,归纳总结了几种国外成熟的统计方法,并提出了航班延误的恢复策略。在航班延误波及方面,基于时间轴,提出一种分阶段的航班延误波及模型;同时从事件的角度,对航班延误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并基于事件链,通过链式反应的原理总结了航班延误衍生事件表现形式和特征,分析了航班延误衍生事件通过事件链的波及方式。在机场网络中,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分别从航班延误的时间分布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入手,对进离港延误的相关性以及延误在机场之间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机场网络,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对航班延误波及效应进行了真实模拟。在机场网络中,分析了航班延误波及的宏观效应。通过对航班运行情况的模拟,获取到航班实际运行时间,进而统计出航班进离港延误时间及变化趋势,以此探讨了航班延误在机场网络中的传播以及波及程度。
【关键词】:航班延误 延误波及 时空分布特性 机场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缩略词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3-15
  • 1.2.1 航班延误分析方面13-14
  • 1.2.2 航班延误传播方面14-15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15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5-17
  • 1.4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航班延误问题研究基础18-35
  • 2.1 航班延误的定义18-19
  • 2.2 航班延误的原因分类及统计指标19-21
  • 2.2.1 美国航班延误原因分类及统计指标19-20
  • 2.2.2 欧洲航班延误原因分类及统计指标20
  • 2.2.3 我国航班延误原因分类及统计指标20-21
  • 2.3 航班延误的统计方法21-32
  • 2.3.1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性能报告系统统计方法23-26
  • 2.3.2 空中交通运行网络数据统计方法26-29
  • 2.3.3 航空系统性能指标测算系统统计方法29-32
  • 2.4 航班延误解决方法32-34
  • 2.4.1 航班延误解决方法概述32-33
  • 2.4.2 恢复航班延误计划业务流程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航班延误传播效应研究35-46
  • 3.1 航班延误传播问题分析35-36
  • 3.2 基于时间轴的航班延误传播模型36-41
  • 3.2.1 航班延误波及模型分析36-38
  • 3.2.2 分阶段航班延误波及模型的构建38-41
  • 3.3 基于事件链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41-45
  • 3.3.1 航班延误波及事件链的形成41-42
  • 3.3.2 航班延误衍生事件的波及方式42-45
  • 3.4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机场网络航班延误分析46-71
  • 4.1 概述46
  • 4.2 航班延误时间特性分析46-60
  • 4.2.1 数据来源46-47
  • 4.2.2 延误的时间分布特性47-59
  • 4.2.3 进离场延误相关性分析59-60
  • 4.3 航班延误空间特性分析60-62
  • 4.3.1 机场延误分布特性60-61
  • 4.3.2 机场延误相关性分析61-62
  • 4.4 基于ANYLOGIC的机场网络航班延误波及仿真分析62-70
  • 4.4.1 仿真目标与仿真思路62-63
  • 4.4.2 仿真环境设置63-64
  • 4.4.3 仿真流程设置64-65
  • 4.4.4 数据获取65-66
  • 4.4.5 仿真结果分析66-70
  • 4.5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71-72
  • 5.1 论文主要成果71
  • 5.2 课题研究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薇;郑松林;;基于修正延误波及树的航班延误传播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年04期

2 赵嶷飞;马乐川;王红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空中交通延误传播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陈海燕;王建东;徐涛;;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3期

4 陈海燕;王建东;徐涛;;基于延误波及的航班延误状态空间模型[J];信息与控制;2012年02期

5 丁建立;杨海彤;;基于高斯分布的进出港航班延误免疫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8期

6 丁建立;李学森;吕晓杰;;基于DCS-DES组合的机场航班延误预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17期

7 荣耀;王建东;;基于关键飞行资源的航班延误波及DAG模型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年11期

8 裘江南;师花艳;叶鑫;王延章;;基于事件的定性知识表示模型[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9 徐涛;丁建立;王建东;赵学健;;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分析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5期

10 赵嶷飞;张亮;;航班延误统计指标体系及延误等级评估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695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695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