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业合并反垄断审查中的竞争性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8:38
本文关键词:航空运输业合并反垄断审查中的竞争性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航空运输业 合并 反垄断审查 竞争性评估 反竞争效应 亲竞争效应
【摘要】:自《反垄断法》2008年实施以来,中国航空运输业已经陆续出现航空公司合并反垄断审查案,然而商务部(我国负责合并反垄断审查的机构)并没有披露具体的审查过程和竞争性评估的内容,仅告知最终审查结果,这引发了诸多猜测和争议。2009年,商务部对东航上航合并案作出了“无条件批准通过”的裁决结果。对于此案,社会各界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准确界定航空运输业的相关市场、是否充分考虑合并对每一条航线的竞争效应、是否考虑对航空市场的有利影响等一系列竞争性问题。这些都进一步引起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对于航空运输业合并关于竞争性评估的关注。 本文以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航空运输业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以及竞争性评估的理论演进:反竞争效应——亲竞争效应——对亲竞争效应的质疑,其次选取低成本航空合并案——欧盟的Ryanair/AerLingus案和传统网络型航空合并案——美国的United/Continental案作案例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评价。之后,再次基于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现状分析和东航上航合并案的竞争性评估讨论给出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评价,最后针对我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案例分析的启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为了更为准确地对航空运输业合并进行竞争性评估,应充分考虑航空运输业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从机场、航线网络和运输服务等特征出发去评估相关市场界定、反竞争效应和亲竞争效应。因此,我国反垄断主管机构应确立航线为基本相关市场,充分考虑需求面和供给面的因素;综合采用多个指标以及经济学方法去评估反竞争效应;慎重对待各种抗辩因素。
【关键词】:航空运输业 合并 反垄断审查 竞争性评估 反竞争效应 亲竞争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3.3 技术路线15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5-17
- 1.4.1 创新点15
- 1.4.2 不足之处15-17
- 2 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相关理论概述17-27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
- 2.2 航空运输业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17-20
- 2.2.1 航空运输业的技术特性17-19
- 2.2.2 航空运输业的经济特性19-20
- 2.3 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理论演进:反竞争效应—亲竞争效应—对亲竞争效应的质疑20-27
- 2.3.1 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产生原因:反竞争效应20-22
- 2.3.2 亲竞争效应22-24
- 2.3.3 对亲竞争效应的质疑24-27
- 3 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案例分析及评价27-43
- 3.1 案例选取27
- 3.2 案例 1:Ryanair/Aer Lingus——低成本航空的合并27-34
- 3.2.1 合并双方27
- 3.2.2 欧盟委员会的观点27-31
- 3.2.3 申请者的辩词31-33
- 3.2.4 裁决33-34
- 3.3 低成本航空合并的竞争性评估评价34-35
- 3.4 案例 2:United/Continental——传统网络型航空的合并35-41
- 3.4.1 合并双方35-36
- 3.4.2 当局的审查36-38
- 3.4.3 申请者的证据38-39
- 3.4.4 反对者的观点39-40
- 3.4.5 裁决40-41
- 3.5 传统网络型航空合并的竞争性评估评价41-43
- 4 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43-53
- 4.1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现状43-46
- 4.1.1 中国航空运输业机场网络的概况43-44
- 4.1.2 中国航空运输业旅客构成的概况44-46
- 4.1.3 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反垄断审查情况46
- 4.2 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情况——基于上航东航合并案的分46-51
- 4.2.1 背景46-47
- 4.2.2 竞争性评估的讨论47-50
- 4.2.3 裁决50-51
- 4.3 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的竞争性评估评价51-53
- 5 深化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分析框架和建议53-59
- 5.1 深化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分析框架53-54
- 5.2 深化中国航空运输业合并竞争性评估的建议54-59
- 5.2.1 确立航线为基本相关市场,充分考虑需求面和供给面的因素54-55
- 5.2.2 综合采用多个指标去评估反竞争效应55-56
- 5.2.3 运用经济学方法评估反竞争效应56-57
- 5.2.4 慎重对待各种抗辩因素57-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乾贵;黄炳蓉;;航空公司合并的反垄断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萍;王靖;;中国民航业规制效果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3 王继平;于立;;差异产品市场横向兼并单边效应评价方法评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4 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5 郑兴无;李辉;;我国民航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曹锦周;戴昌钧;;中国民航业规制改革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7 陶丹;;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比较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年11期
8 卢敏;;航空公司并购中的反垄断调查[J];中国民用航空;2009年12期
9 刘锋;;美国政府对航空公司经营的反垄断监管(一)[J];中国民用航空;2010年01期
10 刘锋;;美国政府对航空公司经营的反垄断监管(二)[J];中国民用航空;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796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79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