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京津冀怎样打造临港经济新优势

发布时间:2017-09-12 15:12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怎样打造临港经济新优势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 港口 优势 协同发展


【摘要】:北京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本身不存在港口,临港经济发展的提出主要基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考虑,但在功能定位及资源整合上并未形成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有机整体。在首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区域限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利用港口优势资源推动适宜的产业向沿海布局,构建功能互补的港口群,对于京津冀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京津冀 港口 优势 协同发展
【基金】: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推进首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13ZDA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52.7
【正文快照】: 京津冀港口群的发展与整合还存在在自然条件、腹地、经济和硬件设作常年与港口生产同步,严重制约诸多问题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了港口发展。至于天津港的货物吞河北省内部港口的共性问题包吐量世界排名第四,其最突出问题京津冀内的港口各具特色,天括港口功能较为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临港经济发展的忧与喜——2012年中国临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全接触[J];中国港口;2012年06期

2 ;临港经济:港口城市发展新引擎[J];水路运输文摘;2006年07期

3 徐祖远;;加快水运事业发展 助力临港经济腾飞[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10期

4 宿大亮;胡晓霞;汪霏;;发展临港经济与江津建设“双百”城市的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10期

5 王媛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发展天津临港经济[J];港口经济;2013年10期

6 赵立敏;杨士富;杨依菲;;我国临港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赵群;;对天津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港口经济;2012年11期

8 王克登;;淮河临港经济发展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4年10期

9 麻常见;王康传;;鲁南临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港口;2011年12期

10 沈燕云;;应对挑战,加快临港经济发展——聚焦2012中国临港经济高峰论坛[J];中国远洋航务;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促进港口建设发展临港经济[N];盘锦日报;2010年

2 芮雪;整合:中国临港经济发展最佳模式[N];中国水运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陈柯江;用历史眼光做好临港经济文章[N];乐山日报;2010年

4 牛利锋;湖州水运激活临港经济[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记者 刘玉;省交通厅调研组来衡调研[N];衡水日报;2007年

6 李轩;河北交通为建沿海经济强省助力[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福鼎记者站 蔡雪玲 林斌;福鼎凭借港口优势发展临港经济[N];闽东日报;2009年

8 张金河 秦皇岛港务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发展临港经济 筑牢产业基础[N];秦皇岛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刘军 门波;济阳借桥兴商打造临港经济带[N];济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孙刚;天津港润华码头项目合资合作协议签署[N];天津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伟鹏;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培山;地方政府在发展临港经济中的职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2 于建;天津临港经济区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朱冷燕;内陆临港经济城腹双驱流域推动型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贺嘉;四川内陆临港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李青;河北省港口物流与临港经济耦合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于淼;天津临港经济区智能交通网络监控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7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837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