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航空公司 配置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效率
【摘要】: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测度了2001-2012年6家上市航空公司的配置效率,并对影响航空公司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航空公司配置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型航空公司优于大型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的公司治理、日常运营水平以及基地建设均影响配置效率,其中总资产、飞行班次和其正相关,国有控股比例、飞行小时以及基地数量则呈负相关。外部因素中,积极的国家行业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航空公司配置效率有正影响。因此,航空公司应加强业内合作,代码共享,基地保障共享,减少重复航线,降低飞行总时间,控制基地数量,进而提升其配置效率水平和优化成本结构,最终获得较高的利润。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中国航空公司 配置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效率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2013]3009)
【分类号】:F56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1世纪以来,中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蓬勃发展1,截至2013年,中国民航企业运输总收入达到了3 640.13亿元,是2001年的7.14倍;总周转量达到6 717.2亿吨公里,是2001年的4.75倍;运输类飞机合计2 145架,如果不考虑机型,仅从数量而言,是2001年的3.79倍;全行业平均正班载运率为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猛;;欠发达地区技术效率变迁机制研究——以贵州为例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5期
2 周五七;;效率增进与技术进步对绿色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36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实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中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2 刘俊杰;钟一鸣;;区域工业增长与要素结构变动:基于广西的实证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孙致陆;李先德;;农业FDI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刘孟飞;陈喜萌;吴勋;;中国境内内、外资银行的技术效率与生产率比较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5 赵奚;孙巍;;市场结构门限效应研究——以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对市场绩效影响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2期
6 佟金萍;秦腾;马剑锋;陈国栋;;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函数的江苏能源回弹效应[J];系统工程;2015年01期
7 耿宁;李秉龙;;中国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技术经济;2013年12期
8 杨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绩效——基于细分行业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3期
9 梁剑宏;刘清泉;;我国生猪生产规模报酬与全要素生产率[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8期
10 凌郁;崔新媛;魏欢;陈敏;;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艳;;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2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3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毅;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TOURE Ma(?)mouna;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效率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Mita Bagchi;孟加拉与中国农业的效率与生产力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陈石;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刘望;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湘潭大学;2013年
6 步晓宁;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扭曲[D];厦门大学;2014年
7 张国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潜力与碳排放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李雪松;中国式分权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钟廷勇;要素错配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理论,,机制和实证[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娟伟;异质性文化资本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超;环境约束下中国城镇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张圣永;基于省市级数据的豫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D];河南大学;2013年
3 郑芳;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4 崔光;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杨秋菊;资本深化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测算及中间业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史加芹;青州市农产品出口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高伟;贸易开放、FDI与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慧倩;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琪;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延兵;;中国工业产业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2 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3 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R&D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5 刘小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6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2期
7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8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9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航空公司大合并[J];财经界;2002年04期
2 郁慕湛;中国航空公司:狼来了![J];沪港经济;2004年10期
3 黄尉;中国航空公司可利用的飞机融资方式[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10期
4 张惠辛;;前言:天上的品牌,人间的感受[J];中国广告;2006年11期
5 陈燕;;体制缺失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中外合办企业——以中国航空公司为中心的考察[J];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6 罗茜;谢芳;;中国航空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经营战略研究[J];装备制造;2009年09期
7 ;月度事件[J];新财经;2009年09期
8 ;2010中国航空公司指南(大陆地区)[J];国际航空;2010年06期
9 曹国林;;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义内幕[J];文史月刊;2012年03期
10 ;1997中国航空公司指南[J];国际航空;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玉良;;支线航空发展的世界潮流与国内支线航空的发展[A];陕西省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贾远琨 王鹤 汤晨;中国航空公司不参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N];经济参考报;2012年
2 崔冬惠;竞争带来动力开放就是进步[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胡天舒;中国航空公司如何面对开放天空[N];南方周末;2004年
4 陈嘉佳;中东航空公司发展态势值得关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陈子建;中国航空公司将大幅增加欧美航线[N];北京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钱春弦;航空公司各出“节油”奇招[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肖玮;高油价迫使航空业双重“瘦身”[N];北京商报;2008年
8 记者 任谦;GE航空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持续增长[N];中国航空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芳;中国航空公司坚决说不[N];中国民航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陶海青;航空公司瘦身求生[N];财经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中国航空公司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秦程;中国航空公司早期发展研究(1929~1937)[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李有强;中国航空公司汇率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井飞龙;提升中国航空公司客运竞争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郝艳磊;中国航空公司加入航空积分联盟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隋明;航空公司竞争力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静;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中国客运航空公司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景一宏;中国航空公司低成本战略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9 曹s
本文编号:838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83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