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3 11:34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摘要】:民航运输是交通业五大运输方式之一,民航运输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航的运输总周转量自2006年起已居世界第二位,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民航运输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越来越快。随着中国的入世,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业务遍步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都将发展国际业务,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深化国际化水平作为其公司经营发展的未来方向。但是,尽管中国民航业国际化脚步是迅速的,但其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其他民航强国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同占据国际市场较大分额的汉莎航空、美西南航空等国际大型航空公司相比差距较大。现在,全球的“天空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不断深化国际化水平,使中国真正能够在国际运输市场站稳脚跟,从民航大国变为民航强国变成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在国内外专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充分考虑国航运营过程中所经常涉及到的几项主要指标,设立了国际化水平竞争力、运营规模竞争力、运营能力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航线网络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权重,建立了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文简称国航)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汉莎航空)进行了实证研究,参考两家航空公司最近一期的财务数据,计算出具体的指标数据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国航同汉莎航空相比存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运营规模偏小、服务质量偏弱、航线网络较窄等弱点,但是,运营能力相对较强。 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全面对国航自身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国航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主要从技术技能、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竞争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国航在这些方面既存在其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国航面临的外部的竞争主要从国家政策支持、国际经济向好、市场经济增长、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外部的威胁主要从欧美市场的持续低迷、外航的先发垄断地位、枢纽机场建设运营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航同汉莎航空国际竞争力对比的结果,提出了增强国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包括降低运营成本,合理规划航线网络,,加速横向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企业影响策略等。
【关键词】:国航 国际竞争力 测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 导论11-14
- 1.1 国内民航运输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现状11
-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11-14
- 1.2.1 论文的结构11-12
- 1.2.2 论文研究的方法12-14
- 2 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14-21
- 2.1 影响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因素14-15
- 2.2 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15-17
- 2.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5-16
- 2.2.2 指标体系的建立16-17
- 2.3 航空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模型17-21
- 2.3.1 数据来源17-18
- 2.3.2 测度模型的建立18-21
- 3 国航的国际竞争力分析21-34
- 3.1 航空运输业的特点21-22
- 3.2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介22-23
- 3.2.1 国航的基本情况22
- 3.2.2 国航国际市场的开拓情况22-23
- 3.3 建立国航的 SWOT 分析模型23-26
- 3.3.1 SWOT 模型的原理23-24
- 3.3.2 国航的 SWOT 模型简介24-26
- 3.4 国航的 SWOT 分析26-34
- 3.4.1 国航国际竞争力的优势26-29
- 3.4.2 国航国际竞争力的劣势29-31
- 3.4.3 国航国际竞争力的外部机会31-32
- 3.4.4 国航国际竞争力的外部威胁32-34
- 4 国航与汉莎航空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34-40
- 4.1 汉莎航空发展状况34
- 4.2 国航与汉莎航空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比较34-36
- 4.3 国航与汉莎航空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分析36-40
- 4.3.1 国际化水平竞争力36-37
- 4.3.2 运营规模竞争力37
- 4.3.3 运营能力竞争力37-38
- 4.3.4 市场竞争力38
- 4.3.5 航线网络竞争力38-40
- 5 国航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途径40-49
- 5.1 降低营运成本40-42
- 5.1.1 适度简化机队组成结构40
- 5.1.2 合理化销售机制40-41
- 5.1.3 节约航油成本41-42
- 5.2 合理规划航线网络42-44
- 5.2.1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42
- 5.2.2 平衡建设枢纽型航线网络42-44
- 5.2.3 加强支线航空建设44
- 5.3 加速横向一体化进程44-45
- 5.3.1 扩张航线网络45
- 5.3.2 提高融资能力45
- 5.3.3 增强议价能力45
- 5.4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45-47
- 5.4.1 优化空中服务质量46
- 5.4.2 做好配套产业的发展46-47
- 5.4.3 将企业文化融入服务47
- 5.5 改善企业营销策略47-49
- 5.5.1 价格策略47
- 5.5.2 促销策略47-48
- 5.5.3 品牌策略48
- 5.5.4 有形展示策略48-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 A: 调查问卷53-55
- 附录 B 权重计算55-57
- 附录 C 国航与汉莎航空分数计算57-59
- 后记59-60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寇勇刚;航空公司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3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84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