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02:35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上市银行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集中度 流通性 银行绩效


【摘要】:1、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论证,由于样本大小、样本性质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得出的结论不一而同。银行业股权结构方面的文章则显得乏善可陈,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当中,其股权结构明显具有区别于其他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的特征。本文主要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以及二者存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发展提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考虑到样本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主要选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为样本,分类对其股权结构的性质、流通性、集中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统计研究。 第一,在银行股权属性研究方面涉及到不同股东持有银行股权份额的资料统计及不同银行的对比研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比较突出,除交通银行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平均国有股持股比例在60%以上;法人股持股比例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20%-40%之间;外资股持股比例出现小幅上涨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国有股持股比例相对较小,其中以民生银行最为突出,国有股持股比例为零;外资股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3%-20%之间,其中民生银行近两年外资股持股比例为零。 第二,流通性问题主要是基于我国不同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存在的股权分置现象,即在银行所有股权当中,流通股与相当部分的非流通股共存。在不同样本银行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绝对数及相对比例都存在差异,本文对其进行统计性描述和对比:国有商业银行流通股增幅不平稳,不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流通股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趋势,其中浦发银行仅在三年时间流通股持股比例由23%增长到88.53%。 第三,在银行集中度方面,本文对样本银行的前五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了统计,并在不同样本银行中进行对比:国有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基本上在92%以上(交通银行为60%-7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在20%-50%之间浮动。 计算银行绩效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财务指标法、前沿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和托宾Q值法。为解决数据收集与方法适用性两个方面的难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即将银行财务指标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起来,集中考察银行的绩效。这种方法考虑的因素更全面,计算结果可信度较高,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进行具体操作),本文计算出了样本银行的绩效约在0.68-2.08范围内波动,均值为1.274616,标准差是0.366167,最大值是2.088661,最小值是0.684973,中值为1.705。从计算结果来看,2007年的绩效较2006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2008年各银行绩效中有5家呈现下浮,”其中深发展减幅最为明显,在27.8%左右。 在得到不同商业银行股权属性比例、流通性比例和股权集中度比例以及不同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数值后;本文最后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样本银行的股权属性(国有股持股比例、法人股持股比例、外资股持股比例)、样本银行的流通性(流通股持股比例)、样本银行的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赫芬达尔指数、前十大股东持股的赫芬达尔指数)为自变量,以样本银行的经营绩效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从而得出: (1)从股权属性上考虑,国有股持股比例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间存在弱的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国有股比例对银行绩效有正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国有股的继续增持,银行绩效会出现逐渐下滑的趋势。而法人股、第一大股东与外资股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不相关,即二者之间既不存在一次线性关系,也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2)从股权流通性考虑,是否存在股权分置以及股权流通性强弱的大小对银行绩效均没有显著影响。 (3)从股权集中度考虑,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不相关;前五大股东与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间不存在一次线性相关关系,但存在较弱的二次相关关系。即股权越是集中在少数大股东的手中,上市银行的绩效越高;但集中到一定程度后,银行绩效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本文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银行股权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合理控制国有股持股比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根据本文实证研究测算以43.19%为宜。要鼓励商业银行内部人持股,完善治理机制,从而有效抑制在职消费、经营目标短期化等问题,提高银行经营绩效。股权流通显然会增强股份市场的活跃性,对银行提高绩效应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本文得出的实证结论却是股权流通性强弱与银行绩效不相关。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参与者良莠不齐,缺乏专业性。因此要真正发挥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从根本上入手,切实提高股票市场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从而使流通股真正起到活跃股票市场、发挥价值机制的作用,进而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股权集中度上也要掌握好尺度,第一大股东不能一股独大,这样有碍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少数大股东的比例也要合理控制。 2、论文主要创新点: (1)选题角度:目前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文献较多,但很少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对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其绩效作为专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与经营绩效以及二者存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题角度较为新颖。 (2)研究方法:很多现有文献在计算银行绩效方面并没有考虑拨备率和资本充足率,这两项指标在商业银行的风险性研究方面非常重要,直接忽略掉将使银行绩效的统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失实,从而使实证结果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本文绩效构成除了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外,还将拨备率和资本充足率纳入其中,作为经营风险性指标进行考虑,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可靠、全面,使实证结论与实际更加相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5;F832.3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力;赵晓英;李耕;;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12期

2 杨大光,朱贵云;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3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4 袁云峰,张波;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5 陈关其;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股权结构的思考[J];市场论坛;2004年08期

6 连建辉,赵海;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剧锦文;;公司治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兼析三个公司治理理论的异同[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陈正虎;国有商业银行改造的股权结构选择[J];经济学家;2001年04期

9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10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390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1390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