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寿险公司市场一致性内含价值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9 13:24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寿险行业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寿险产品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宽广,我国人寿保险业也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们保险业的广度和深度都远低于国际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寿险公司的经营目的,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更多的持久价值,采用以价值评估为基础的寿险企业价值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价值增长方向可以指导寿险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保证寿险业务正常、健康的发展。通过价值评估,可以检查寿险企业的营运状况,确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现价值评估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寿险业的内含价值的正确评估。以前,人们采用法定评估法对保险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然而,由于寿险业务持续经营的特点,导致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法定评估方法将大大低估寿险业务的价值,这种情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殴洲寿险业当中愈演愈烈,产生了大量的恶意收购,严重打击了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内含价值评估方法(以下简称为“内含价值法”)的产生部分的缓解了这个问题,内含价值法沿用了“经济价值”的理念,并引入了一系列精算假设,推动寿险业价值评估方法向着正确的道路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内含价值法的改良并没有彻底解决寿险业评估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内含价值法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欧洲一些寿险企业逐渐发现,即使在欧洲内含价值准则的指引下,仍难找到一个具有可操作和可比较性的方法来评估内含价值法计算中需要考虑的风险。另外,内含价值法对保单中包含的期权和保证的价值几乎视而不见的做法也让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和精算机构难以接受。这种缺陷在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中更为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能公司在内含价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一致性内含价值评估方法(以下简称为“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是内含价值法改进和发展,它将现代金融学和公司财务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分别评估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和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各项价值,解决了传统内含价值法在选择风险贴现率以及期权和保证评估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准确的评估保险公司符合市场一致性要求的内含价值。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对复杂的金融环境更为适应,它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专业投资机构和保险精算协会的认可。在各国保险产品日趋复杂的趋势下,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结构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理论,包括传统内含价值法和期权定价技术。 第三章介绍了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包括价值构成、计算方法,并对每一项内容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四、五章针对评估的难点——保单负债的评估做了详细的说明。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对于不含保证期权的保单,采用内含价值法和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应该如何选择贴现率,并对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评估该类保单的关键性技术——确定性等价技术的适用性以及应该如何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通过评估中国人寿的一款保险产品的案例,比较了两种方法在选择贴现率方面的优劣。 第五章介绍了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何如评估保单中内嵌的期权和保证的价值。简单期权经过拆分后使用期权定价技术评估;复杂期权采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建模,最后通过该方法对一个实际的保单进行了建模分析。 第六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应用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对该方法在我们的人寿保险公司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目前我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逐渐开始应用内含价值法,但大多较不成熟,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只有少量研究文献,应用实例则是完全没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我国保险业同国际保险业接轨将是未来的趋势,所以,我国保险公司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了解国际保险业的先进技术,逐渐掌握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这项先进的评估技术。随着内含价值法在我国的不断推广,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并替代内含价值法成为应用的主流。 本文的主要贡献以及创新点在于: 1.对于一份真实的保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市场一致内含价值法较内含价值法在选择风险贴现率方面的优越性,国内尚属首次。 2.通过蒙特卡洛法对一份复杂的内嵌保证和期权的真实保单随机建模,评估该保单中包含的期权和保证的市场一致内含价值,国内尚属首次。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F231;F8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铮;浅谈内含价值评估方法[J];上海保险;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28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28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