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回收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驰;荆峥;;我国基于EPR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年01期
2 汤平;;北京市的新举措[J];投资北京;2008年06期
3 Z.K Jing;Stevels A;哲伦;;EPR——电子废物回收新体系[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05期
4 田亚明;顼玉卿;;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0年08期
5 尤勇;徐淼;汤平;;北京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扫描[J];投资北京;2008年06期
6 赵曼莉;陈阳;;电子废弃物的多目标回收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10年09期
7 钱晓君;;成都市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探究——基于成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分析[J];大众商务;2009年14期
8 管爱国;;增强责任意识 加快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年08期
9 ;万容科技 打造电子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回收绿色产业链[J];资源再生;2009年05期
10 ;日本科技回收再用电子废弃物[J];办公自动化;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尤华;徐波;;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化的问题和对策[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姚从容;;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权制度安排[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芮嘉明;陈红丽;张耀荔;;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敏刚;;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杜欢政;;浙江再生资源利用模式——对中国电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A];推进建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李芋蓁;田义文;;电器电子产品环境风险防治的法治建设探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 金锋剑荐;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N];电子报;2006年
2 记者 齐琳;北京进入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期[N];北京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于丽雯;谁来连接电子垃圾回收链?[N];无锡日报;2010年
4 徐飞鹏;发展循环经济处理好电子废弃物[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黄俐 整理;美国已开展19个电子废弃物回收项目[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记者 熊星星 通讯员 杜丽娟;构建电子废弃物循环再造产业链[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栏撰稿 陈怡;电子废物流:全球危机与企业责任[N];上海科技报;2007年
8 吴清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项目在昆启动[N];云南日报;2008年
9 章迪思;电子垃圾:绿色回收为何运转艰涩[N];西部时报;2008年
10 尚文 查实;政校企共建国家级电子废弃物生产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天勇;基于逆向供应链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及其生态效率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3 赵润瑞;不同补贴情形下电子废弃物再制造模式的博弈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4 刘格;辽宁省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柯宏;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楠;面向电子产品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战略伙伴选择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7 周益辉;真空热裂解和离心分离技术实现废弃电路板中有机树脂和焊锡的资源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赵子文;废弃印刷电路板元件脱焊拆卸设备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翼飞;电子产品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材料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刘俊场;印刷电路板边角料的成分和热解特性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55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