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论文 >

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专题研究:模式与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14 16:14
   在新时期,电商企业实施以产融结合作为中远期发展策略的条件日趋成熟。我国主流电商企业先后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多种产融结合模式,为企业在新时期的新市场运作奠定了基础。产融结合是电商企业提质升级发展的重要策略,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索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模式,对电商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定位的产融结合模式,实现电商业务与金融业高效协作,具有重要研究与借鉴价值。本文在界定产融结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商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内涵、特征及动机,总结了电商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业务领域及运作形式,并据此提出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两种基本模式。通过梳理代表性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的内容及其特征。最后,围绕产融结合的实施模式和不同模式下的运作特点,以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阶段入手,提出了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实施架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产融结合应重点以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金融业务成熟度为依据,选择相应的产融结合模式。发展成熟的综合型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可以选择平台模式;电商主业突出且需培育金融业务的电商企业(如聚美优品),可以选择垂直模式;电商金融业务运作相对成熟,在部分金融领域有较深涉足的电商企业(如美团),可以选择介于平台与垂直的混合模式。就服务对象而言,平台模式不仅服务平台自身,更多向第三方服务,而垂直模式则仅限于平台业务本身。业务领域方面,平台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特点,从渠道业务、基础业务、借贷业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等领域入手,实现全方位运作,而垂直模式一般从协同主业的单一业务着手。在组织和运作形式上,平台模式从发起组建式、收购兼并式和联合运作式中进行灵活选择,而垂直模式一般选择联合运作。就实践的重点来看,应从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强化业务专业化运作、构建互联网征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构建产融结合支撑体系。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24.6;F715.5
【部分图文】:

平台模式


图 3-1 电商企业产融结合平台模式图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电商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企业产融结合的实践较为成功,其运作形式、业务类型、资金实力等方面一般也较为多样和丰富,金融业务领域拓展和成熟运作,在整个企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电商业务与金融业务已经实现了相对独立运作。这类企业在电商与金融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产融结合领域有较为成功的实践,可以实施平台模式。在该模式下,其实现路径一般是电商企业往往利用其积累的庞大的技术、渠道、数据场景、客户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向支付、保险、基金等金融领域进行渗透,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大型的电商企业往往向金融平台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征信、支付、云计算等基础能力,向各企业、金融机构、个人输出接口,共享场景、资金、用户。3.2.2 平台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综合性大型电商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践内容出发,以产融结合模式划分的基本标准为基础,综合考量其内涵,可以从服务对象、业务领域和运作形式三方面,

垂直模式,大型企业集团,金融业务


3 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垂直模式垂直模式作为产融结合基本模式之一,是专业化电商企业专一性、针对性务运作,业务领域十分局限的产融结合模式。3.1 垂直模式的基本内容产融结合的垂直模式,是当下电商企业开展金融业务的起步阶段的通用模模式图析见图 3-2),为起始阶段电商参与产融结合提供了实践路径。在这下,电商企业的金融业务并非由电商平台一家独做,更多是通过与第三方金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对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资金需求和风险控制进行处电商企业依然以平台经营为主业,不负责消费金融产品的具体运作,从而专台流量和场景的深度挖掘,避免了因互联网金融运作而产生的关联风险。这一般出现于电商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初期阶段,依托于优质和成熟的电商平用金融科技的现代手段,在不影响企业主营业务运作和增加企业风险的审慎下,实现产融结合策略下金融业务的起步运作。

架构设计,模式选择,现实需要


图 5-1 电商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架构设计图析5.2 模式选择与设计对于电商企业实施的产融结合模式,应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电商企业进行客观认知,充分考量其产融结合的现实需要,实施适合自身定位和企业长远发展的产融结合模式。下面针对当前代表性电商企业产融结合模式选择进行了归纳建议,模式选择如图 5-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双活数据库演绎分布式[J];金融电子化;2017年07期

2 本刊编辑部;戴旭明;;工行京东共携手 探寻盈利新契机——易会满会见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并出席双方合作协议签署仪式[J];中国城市金融;2017年07期

3 王蓉晖;;移动金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8年01期

4 方怀银;徐中海;;“+”出发展新动能[J];中国邮政;2018年04期

5 夏玉梅;李长明;吴昊;;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四大问题待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01期

6 萧邦富;;广东分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六条“军规”[J];中国城市金融;2016年09期

7 金东旭;;金融业务发展要把好“三道关”[J];中国邮政;2017年04期

8 张澜天;;创新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7年04期

9 ;2016中国企业100强的金融业务[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7年04期

10 孙嘉;;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一波;李战;庞潇;;电力企业金融业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A];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郑三江;;中国证券行业金融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与创新体系建设的逻辑主张[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李肇嘉;万军;;证券公司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实践与思考[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5年论文集[C];2015年

4 董小蕊;;试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强力;;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趋势与法制对策[A];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C];2014年

6 曹龙骐;;深港金融合作:理念、定位和路径[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7 ;龙石中国资本简介[A];2008安徽最具投资价值成长型企业100强评价报告[C];2008年

8 彭虹;;综合金融监管更优之辨——各国金融综合监管评述的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蒋健蓉;龚芳;钱康宁;阮晓琴;;证券公司跨界业务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5年论文集[C];2015年

10 刘少军;;准金融“机构与业务”监管的法理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翠莲;推动上海跨境金融业务稳健发展[N];上海金融报;2018年

2 记者 侯帅;服务主业服务行业 做强做优做专做精金融业务[N];国家电网报;2018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互金集团化易陷自融自担旋涡[N];北京商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周萃;从“跑马圈地”到“深耕细作”[N];金融时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祖笠荃;“金花”盛开的田野[N];农村金融时报;2016年

6 记者 岳品瑜;美团获银行小贷双牌照[N];北京商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岳铁刚 杨建康;安顺农信社加快金融业务发展 推动服务创新升级成绩斐然[N];贵州民族报;2016年

8 记者 曾德金 整理;“裸贷”乱象凸显传统金融业务短板[N];经济参考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李春莲;中石化入股九州证券 或为混改做铺垫[N];证券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朱茵;借力APP 券商进阶全面理财服务[N];中国证券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苏云成;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高贤升;论产融结合的法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国言;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吕晔;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张成博;我国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鹏飞;电商企业产融结合的专题研究:模式与特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范军民;桂林银行沿边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3 黄叶璞;熊猫金控金融业务转型策略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4 谢良武;中国银行张家界分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5 单思远;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移动金融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6 刘宗军;人保财险公司运用“保险+期货”金融业务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7 胡淑琴;C财务公司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案例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8 朱平云;招商银行南昌分行零售金融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9 徐业敏;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10 陈纯纯;银行网点社会网络与微型金融业务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8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kuaiji/2818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