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化及效用评估研究(1978-2014)
本文关键词: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化及效用评估研究(1978-2014)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现代旅游业起于外事接待服务的职能转变,由旅游事业走上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而后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下,政府长期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经历入境旅游主导、国内旅游逐步重视、出境旅游解禁并蓬勃发展的重点分明的方向性演变,到目前整体上三大市场呈现出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全面提升的局面。从根本上而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国民可支配收入明显提升激发出国民旺盛的旅游需求,进而促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是市场机制的能为;实际上,同时也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的调控激励作用,国家与地方政府通过各类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向旅游产业倾斜,从而激励旅游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但是政策上的限制却可以一朝解禁,长期被压抑的旅游需求的活力进而被释放,政策给予旅游产业更多的资源配置也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从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而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的进一步作为。故而,加强对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对三十余年旅游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指导未来的政策方向,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长远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首先对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从时序变化、空间分布、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四个方面透视了旅游产业政策的特征;其次,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角度切入探讨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的演化,并以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产业结构等指标来评估国家层面旅游产业政策的效用;再次,以专题的形式对国家层面的重点政策进行分析,在综合各类政策的重要性、连续性以及是否当前热点等特征的基础上遴选假日政策、基金政策、免签政策进行专项研究,并对其政策前景予以展望;最后,对省级旅游产业政策从产业定位、产业规范管理、产业激励三个方面予以研究。有以下结论:(1)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就时序分布而言,1988年-1994年同时是国家及省级旅游产业政策的集中高峰期,多类规范性、管理性的旅游产业政策大量出台,国民经济危机时期国家一般会推出高规格的旅游产业激励政策,随之各省响应推出本地区的产业激励政策,并且省级的旅游产业政策呈现出政策高峰的十年间隔周期性特征。就空间分布而言,三大区域的旅游产业政策呈现出东部高、西部次之、中部低的特征,各省旅游产业政策的数量以北京(30)、四川(29)为高、以青海(5)、宁夏(3)为低。(2)旅游产业政策主体广泛且处于不断变迁的状态,随之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呈现多样性。旅游产业政策主体方面,涉及到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门74个,而且政策主体也在历次改制中不断拆分与重组;国家旅游局是最主要的旅游产业政策主体,参与了623项中430项的制定,但在地位方面却不是最重要的,发改委、财政部在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能会选择将国家旅游局考虑进来,公安部在发布相关政策时则一般不会考虑国家旅游局。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方面,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旅行社的相关政策最多,出入境旅游、外汇、饭店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关注的重要内容。(3)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在政策的激励下三大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当前也面临着各自的困境急需进一步的政策予以解决。入境旅游方面,早期在政策的激励下,旅游创汇的作用显现的淋漓尽致,有效的改善了改革开放早期中国国际贸易逆差的局面;国内旅游方面,国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人次增长迅速,旅游产业结构也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出境旅游方面,国民旺盛的出境旅游需求蓬勃涌出,旅游产业成为严重耗汇的产业,中国跃居成为旅游贸易逆差第一的国家,并且公款出游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性解决。(4)假日、基金、免签三类影响深远的旅游产业政策的效用参差有别。假日政策方面,国内旅游人次迅猛增长,旅游拥堵依旧,并且传统的节假日“春节”呈现出明显的旅游化特征;并发现国民在长假、旅游流向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偏好,认为在符合旅游者需求特征的旅游供给未取得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导致旅游拥堵现象难以解决。基金政策方面,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的合理性、合法性、公开透明度都存在争议,但是一经设置难以废止;近年在国家重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各省服务于旅游产业的私募基金开始涌现并迅速成长。免签政策方面,国家实行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签证优待政策,但是对韩国、俄国、美国未实行全面免签或落地签的政策,在国际旅游客源国的竞争中签证政策处于劣势,中国的四大客源国近年出现全面衰退;同时,中国公民享有的签证优待有限,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流向明显受制于签证的现状,中国当前开始致力于提升中国公民在国际中签证优待享有的水平。(5)各省在以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但并不是所有省份都取得预期的成效。产业定位方面,已有22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占到地方GDP的10%以上,成为地方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但也有宁夏(4.93%)、河北(6.97%)相去甚远。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方面,虽然各省都已出台旅游(管理)条例,并可能经历多次修订,但是旅游市场的乱象并没有根本性解决,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海南省。旅游产业激励政策方面,在入境旅游主导期内,过半制定旅游产业激励政策省份的旅游外汇都有显著的增长;扩内需的背景下,大多数省份的国内旅游收入在政策的激励下增长迅速。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9中国旅游产业节在天津举行[J];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18期
2 贾生华,邬爱其;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J];旅游学刊;2002年04期
3 尹戟;中国旅游产业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4 王守初;;中国旅游产业八大趋势[J];新经济杂志;2003年10期
5 白娟;;奥运会推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6 冯学钢;王琼英;;中国旅游产业潜力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4期
7 叶春明;赵宇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8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J];旅游学刊;2010年02期
9 杨勇;;中国旅游产业聚集水平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10 杨勇;;中国旅游产业区域聚集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春雷;;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新军;何燕;;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变动与省际差异[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杨喜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郭为;何媛媛;;旅游产业的区域集聚、收敛与就业差异:基于分省面板的说明[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斌;;前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龚立仁 李曦;精心组织办好首届中国旅游产业节[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驻天津记者 李佳 通讯员 何立强 叶宏武;中国旅游产业节完美闭幕[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顾阳;形成产业集聚 增强内在动力[N];经济日报;2011年
4 何立强 任国民 驻天津记者 李佳;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落幕[N];中国旅游报;2012年
5 记者 毕志强;第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举办[N];中国旅游报;2013年
6 首席记者 班若川 实习记者 左登基;2013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记者 马波 魏_g 张鸣岐 米哲;2013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津举办[N];天津日报;2013年
8 记者 吴俊;2014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N];中国旅游报;2014年
9 记者 魏_g 张鸣岐 韩雯;2014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津举办[N];天津日报;2014年
10 石培华 江五七;旅游数据产业呼之欲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于秋阳;中国旅游产业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司马志;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郑世卿;中国旅游产业组织演化研究(1978-2008)[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晨;中国旅游产业政策变迁研究:趋势与动因(1978-2013)[D];河南大学;2015年
2 郭振江;中国旅游产业政策演化及效用评估研究(1978-2014)[D];河南大学;2015年
3 Hassnae MAAD;中国旅游产业企业的国际经济策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杜长辉;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政府主导式发展[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5 张积慧;中国旅游产业的形成及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陆蓓;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7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15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