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城市化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
本文关键词:乡村城市化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 出处:《商业时代》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城市化 生态旅游 农业生产 旅游发展形态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型转变的建议,并建立新型的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发展形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has a further accelerated trend. Rural urbaniz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complementar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ecotourism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And establish a new for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rural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系;
【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下旅游业发展研究(编号:2010ZR0137)
【分类号】:F592;F320
【正文快照】: 乡村城市化又称乡村城镇化,即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聚集,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使城市化要素在农村地区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邢慧斌,王子新;当前我国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05年03期
2 姚兆余;;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 戚晓明;;国内外乡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4 傅丽华;;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城郊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农业经济;2007年03期
5 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基于旅游影响的分析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9期
6 赵志立;;巴蜀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慧斌;吴利明;;论河北省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
2 邢慧斌;段洪波;;太行山区乡村旅游设计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3 范春;;农业旅游系统运行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6期
4 陈义彬;;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3期
5 宋尚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科学弘扬农耕文化[J];甘肃农业科技;2010年02期
6 孙世刚;李英杰;;河北省城郊农业发展方向与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田迎芳;;河南现代农业研发基地的旅游开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崔尔胜;王宗兰;;淮南方言与其农耕文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李欢欢;李雪铭;解鹏;杨俊;;小城镇的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3期
10 田迎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以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汤全明;宋松;张建新;;农业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刚;;发展兼具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3 钟伟;杨建朝;;城市化进程下乡村旅游地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西源;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吕晓玲;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D];苏州大学;2011年
4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丽华;城郊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鹏;泰安市农业观光旅游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薛美琴;青海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孙秀宏;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静;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孙芷娴;四川对外宣传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刘小翠;新农村背景下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元;旅游业发展对张家界市城市化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李春艳;循环经济条件下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裘莉娟;西安市周边地区观光农业总体布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峰,周意;城市化理论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文献述评[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2 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年06期
3 周一星;城镇郊区化和逆城镇化[J];城市;1995年04期
4 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5 蔡建明;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6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7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年05期
8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9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10 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荣辉;韩贻强;左登华;;滨海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及创新探索——以滨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2 王海霞;慎提乡村城市化[J];小城镇建设;1999年10期
3 ;贯彻十五大精神,加快乡村城市化进程——郑坤生同志在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小城镇建设;1997年11期
4 周志坚;试谈福安市乡村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J];小城镇建设;1999年02期
5 刘美霞;乡村城市化内涵探析——与谭力同志商榷[J];小城镇建设;1996年04期
6 毛如柏;毛如柏副部长在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小城镇建设;1996年10期
7 ;简讯[J];小城镇建设;1997年06期
8 赖志才;广东省乡村城市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小城镇建设;1997年12期
9 芈凌云;徐州乡村城市化建设初探[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4期
10 郑文良;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部分)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大足县召开[J];小城镇建设;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金山;王新颖;戈万鹏;;“京北第一草原”生态旅游刍议[A];“科技支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畜牧业”论文集[C];2012年
2 谭胜林;;做大做强休闲农业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冯建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几点探索[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卿芳;;乡土文化挖掘保护与新农村建设[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5 谭建欣;来璐;张爽;;大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园区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月兰;;浅谈广西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A];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暨广西农业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孙皎皎;张天柱;张明明;徐宜凤;;京郊都市农业发展策略初探——以通州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为例[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陈实;陈明扬;;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9 杨国凯;韩大鹏;;宏观形势变化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刘为举;;农业生产现状与其发展途径[A];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啸伟;我市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前景喜人[N];新乡日报;2009年
2 李少豪;“卖”了风景卖产品 南丰橘农为生态旅游叫好[N];中国特产报;2008年
3 许成光;生态旅游靓点频现[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记者李渝 通讯员刘彦莹;四川两部门联手推进林业生态旅游[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5 记者 童政 周骁骏;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发挥优势发展生态旅游[N];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余元锋;龙泉森林保护区成生态旅游“新名片”[N];湛江日报;2010年
7 孙磊 毕正怀;昆明团结乡 “三个万亩”种植成规模[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8 本报通讯员 张庆周 胡幼军 郭罗平;转变思路天地宽[N];黄冈日报;2006年
9 廖兴阳 张睿媛 何在 (记者 廖兴阳 张睿媛);安宁首建生态旅游合作社[N];昆明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寇国韬;锦山镇马鞍山村发展生态旅游走出致富路[N];赤峰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德立;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梁田庚;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7 陈雪香;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7年
8 胡建中;我国农户家庭农业长期投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吴桢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白全民;我国农业中间投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怡;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模式探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孟文学;甘肃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3 罗平;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廖萌;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明华;黑龙江省国有农场的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李娟;西部贫困山区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闫文娟;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洪;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饶文竹;提高湖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赵宇婧;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364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6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