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近5年旅游研究发展趋势探讨——基于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5 13:37

  本文关键词:近5年旅游研究发展趋势探讨——基于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类项目的分析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基金 旅游类项目 旅游研究 发展趋势


【摘要】:基于2008—2012年获批的国家自科基金与社科基金旅游类项目,从学科分类、时空分布、研究问题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我国近5年旅游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旅游开发、旅游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两类项目研究重点。
[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 Fund tourism projects approved from 2008-2012, from the subject classification, space-time distribution, research iss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impact an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two kinds of research focu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编号:GK201104001)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中国旅游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硕果累累,国家旅游研究创新体系雏形初步形成[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其中旅游类研究项目集中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趋势。刘庆余基于1987—2007年批准的国家自科基金与社科基金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翼;;镇山村“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2 韩福文;佟玉权;张丽;;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以大连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3 章锦河;张捷;王群;;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4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5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6 南宇;李兰军;;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合作开发研究——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7 张英;张炎;彭苑;;民族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把多勋;夏冰;;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兼容性发展与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李柏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30年:业绩、经验及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明世法;张桥贵;;宗教旅游“场域”:冲突与共赢策略——基于我国宗教旅游景点开发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向明;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艺;;农业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以阳朔高田历村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2 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J];传媒观察;2006年09期

3 齐莉莉;郑焕友;;上海入境旅游的发展及其政策措施演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于世宏;;主题事件提升城市形象的长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5 杨希文;;广州珠江后航道港口码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罗盛锋;黄燕玲;;桂林漓江东岸低碳景区的发展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7 孙贤斌;谭绿贵;李传武;傅先兰;;皖西大别山“三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谢涤湘;;面向亚运会的广州旅游业发展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陈钢华;李鹏;;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10 王朝辉;陆林;夏巧云;刘玲玉;;重大事件网络演绎中浏览者感知态度、评价及其影响——以上海网络世博会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廉同辉;王金叶;;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瀚熙;周均清;杨俊雷;;基于AHP法的峰峰工业遗产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积艺;杨振之;;论旅游节事的社会文化影响——成都市洛带古镇火龙节居民反应个案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崎;章琴;董衡苹;;生态策略与场所肌理为主导的大型博览会建设——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5 刘瀚熙;韩敏;廖丹;杨俊雷;周均清;;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现状评估与再利用方式探讨——以重庆市境内部分迁离单位旧址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罗永常;;论少数民族传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六大关系——以黔东南民族旅游村寨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冰清;韦小鹏;徐桂兰;徐杰舜;;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8 张祖群;王波;;教育公平何在?——试论旅游管理学科定位与错位[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9 陆地;章琴;;走向“智慧城市”理念的后世博之路——以昆明世博旅游商业新区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10 张祖群;王波;;教育公平何在?——试论旅游管理学科定位与错位[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海军;基于入境旅游视角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雪梅;入境游客旅游地意向认知的性别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世栋;滨海旅游区异质性景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世博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吕建树;济宁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双;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分布与动态变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申亚萍;重大公共活动对城市精神传播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谢兴;中国与西班牙世界遗产开发保护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英;基于产权制度视角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苗长松;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亚娟;武汉市旅游生态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勇光;重大城市事件对公共安全管理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永明;中国入境旅游者多目的地空间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黄鹄;;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6期

2 文红;唐德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3 邓贤兰;许东风;龙婉婉;;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4 王强;黄鹄;;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5 唐春燕;蔡哲;肖安;徐星生;邱小忠;;井冈山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6 卢松,陆林,王莉,王咏,杨钊,梁栋栋;西递旅游地居民的环境感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巩R,

本文编号:1383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83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