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土遗址的保护作用初探——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土遗址为例
本文关键词:植物对土遗址的保护作用初探——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土遗址为例 出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土遗址上普遍长有植物,由于植物本身对土遗址具有双重作用,既有保护作用,也有破坏作用,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故此研究植物在遗址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选择应昌路故城、元上都遗址和辽上京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从植被覆盖度、根系分布情况两方面研究植物对土遗址的作用。结果表明,遗址顶面普遍被以羊草、冰草、紫羊茅、马蔺、旋覆花为主的低矮草本植物覆盖,其覆盖度集中在30%~60%;这些植物对防止降水冲刷遗址有明显的作用,对遗址的整体外貌影响也比较小。因此,针对长有植被、雨蚀病害严重、其他保护手段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的遗址,可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并且其思路是可行的。
[Abstract]:There are many plants on the earthen rui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Because of the double function of the plants themselves, they have both protective and destructive effect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role of plants in the sit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the old city of Yingchang Road. The site of Yuan Shangdu and the site of Liaoshangjin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lant on earthen site from two aspect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root distributi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ite is generally covered by low and low herbaceous plants, such as Leymus chinensis, Ice Grass, Festuca arundinacea, Iris chinensis, and rotated flowers, the coverage of which is concentrated at 300.60cm; These plants have obvious effect on preventing precipitation from scouring the site, and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site. Therefore, for the long vegetation, serious rain erosion disease, other protection techniques are not mature. If the site can not achieve the ideal protection effect, the plant protection site can be adopted, and its idea is feasibl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长沙市文物局;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0BAK67B16)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对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1~6],对潮湿地区土遗址的保护研究技术还不成熟,还处于摸索试验研究阶段,大多是对保护材料的研究[7~12]。对室外土遗址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降雨,因土的抗水性比较差,受降雨影响大量的土遗址被雨水冲蚀、消减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鹏,李占斌,郝明德,郑良勇;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根系主要参数的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1期
2 方华,林建平;植被护坡现状与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3 唐娴;;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水土保持机理[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5期
4 梁伟;高德彬;倪万魁;赵之胜;杨泓全;;植树防护在黄土路堑高边坡坡面防护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5 刘世奇,陈静曦,王吉利;植物护坡技术浅析[J];土工基础;2003年03期
6 张跃辉,杨洋,鲜文凯;三星堆遗址环境地质现状评估及问题防治[J];四川文物;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满利;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周环;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加固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淳飞;遗址保护建筑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莹;;土体含水量与坡体稳定性关系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09年03期
2 王璐;宓永宁;郑红;张玉清;;铰接式护坡系统较之传统护坡的优势[J];人民长江;2008年11期
3 薛海;王文成;何沛华;;黄河中游地区重力侵蚀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08年05期
4 刘海宁;丁仁伟;王四巍;刘汉东;;PS材料加固黄土压缩变形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3期
5 罗清;秦宁生;晏利斌;唐信英;毛晓亮;彭骏;张冉;;青藏高原不同地表反射率对比试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0年02期
6 宋庆丰;黄小芸;刘宇;;植被护坡功能浅析[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7 张丞;李绍才;孙海龙;龙凤;罗龙皂;芦荻秋;王云翔;;黄荆根系在风化岩石边坡上的锚固研究[J];四川建筑;2011年03期
8 陈婕;;浅析土遗址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方式[J];四川建材;2012年02期
9 汤文霞;李武陵;;新疆遗址景观旅游资源及其保护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13期
10 赵凡;姚雪;;浅谈石窟水害的治理[J];丝绸之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佟士枢;;辽宁高句丽遗址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曹树星;鲍安红;刘力;胡秀芝;;植物根系对重庆紫色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海英;汪稔;李最雄;韩文峰;谌文武;;战国秦时期夯土长城加固强度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强;汪在芹;;岩土坡面植被恢复技术的现状与趋势[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多落;林敬兰;黄炎和;葛宏力;许永明;;崩岗土体抗剪强度与水作用关系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韩文峰;李雪峰;宋畅;谌文武;王旭东;;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古遗址保护区域工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雪峰;韩文峰;王旭东;谌文武;;西北地区古代建筑遗址保护工程地质环境区划初探[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和法国;谌文武;韩文峰;;PS材料加固遗址土室内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韩文峰;王旭东;谌文武;李雪峰;;初议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地质学架构[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占凤;乔娜;李臻;余芹芹;李国荣;朱海丽;毛小青;胡夏嵩;;西宁盆地周边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霞;基于青海半干旱地区公路生态恢复集成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徐广彬;公路建设对生态影响及植被恢复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及金楠;林分根系空间分布与水平阶整地对土质坡面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超波;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杨浩;保水剂对黄绵土、褐土及沙土物理特性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晓东;古代夯土建筑动力响应及抗震保护[D];兰州大学;2011年
9 谢晓金;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及高光谱估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晓;生土地坑窑裂缝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秦道天;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变形与稳定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吴云;基于RS和GIS的植被覆盖度估算及动态变化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邵继锋;毛竹实生苗水培体系建立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田振华;植物生长对梯形河槽水沙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莉;生态护坡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何功秀;桤木人工林根系形态、生物量和养分分布特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丽;四种暖季型草坪草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闫昌明;植被护坡对边坡稳定性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姚远;超声波法在检测石质文物病害方面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天富,林建平,冯炎基;新丰江水库消涨带岸坡侵蚀研究[J];热带地理;2002年02期
2 方华,陈天富,林建平,冯炎基,庄宁生,谢善民;李氏禾的水土保持特性及其在新丰江水库消涨带的应用[J];热带地理;2003年03期
3 朱红耕,黄红虎,周建康;长江下游水情与降雨时空变化分析研究[J];人民长江;2002年12期
4 王连新;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坡法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珠江;1999年04期
5 庄美琪,娄仲连;锚固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坡理论与应用[J];人民珠江;2002年02期
6 俞历;石材表面防护技术探讨[J];石材;1999年01期
7 何纪纲;漫谈石材防护与文物保护[J];石材;2001年06期
8 刘秀峰,唐成斌;高等级公路生物护坡工程模式设计[J];四川草原;2001年01期
9 王柳英,马玉寿,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平西高速公路曹家堡段护坡植物筛选研究初报[J];四川草原;2005年07期
10 周双林;文物保护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及要求[J];四川文物;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佩杭;徐炯明;鬼XZ克忠;;桐油与石灰加固吉野里坟丘墓土的实验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04期
2 梁涛;;新疆地区土遗址病害类型及成因初步分析[J];考古与文物;2009年05期
3 白崇斌 ,马涛;古遗址科学保护的探讨与实践[J];文博;2005年04期
4 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04期
5 薛垲;陈薇;;南京明城墙保护及其相关植物[J];建筑与文化;2010年02期
6 孙满利;王旭东;;植物保护潮湿地区土遗址适应性分析研究[J];敦煌研究;2010年06期
7 杨梦妮;杨清龙;黄四平;李玉虎;;土遗址盐分抑制保护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丝绸之路;2011年02期
8 和玲,梁国正;偏氟聚物加固保护土质文物的研究[J];敦煌研究;2002年06期
9 童登金;大足石刻的保护与展望[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03期
10 刘慧轩;;避暑山庄现存碑刻的调查及保护[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浅论衢州民间文物收藏与交流[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高建国;;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思考与建议——以北京中南海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瑞松;金征远;陶德利;;历史灯塔的保护和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相涛;;简述青岛历史灯塔的保护与修缮策略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项莉芳;;浅谈畲族文物的界定、分类和定级[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张志军;;秦兵马俑坑土遗址危块加固方法综述[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7 王志俊;;从半坡遗址的保护现状看史前土遗址的保护工作[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双林;杨颖亮;杨宪伟;原思训;;潮湿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的初步筛选[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用潮汽固化有机硅材料保护潮湿环境土遗址[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环;张秉坚;李最雄;王旭东;;潮湿环境土遗址的防水与加固保护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最雄邋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我国土遗址亟待抢救加固[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修兵;大量螨虫危及唐代含光门土遗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记者 谢志娟;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取得突破[N];甘肃日报;2009年
4 课题承担单位:敦煌研究院;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唯元;新保护技术:为土遗址“强身健体”[N];科技日报;2008年
6 敦煌研究院 李最雄;抢救古丝路濒危土遗址[N];科技日报;2002年
7 通讯员 陈伟;全国首例土遗址文物保护综合监测项目在库车进行[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古遗址保护前期加固与处理[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孙阎河 魏佳;让古迹为城市增底蕴[N];焦作日报;2006年
10 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西安地区几处古遗址保护工程[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环;潮湿环境土遗址的加固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杨富巍;无机胶凝材料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芸;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黄万稳;钦州坭兴陶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季发;加拿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山东大学;2008年
4 韩国强;土遗址化学加固效果评价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王菲;植物保护土遗址的可行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陶亮;土遗址展示方式的初步探讨[D];西北大学;2008年
7 黄建辉;土遗址抗风化加固材料及机理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支陵;龚滩的历史文化与保护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邵明申;交河故城文物本体环境与加固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史建尧;土遗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4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9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