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云纹瓦当的艺术特点
本文关键词:论秦汉云纹瓦当的艺术特点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云纹在器物中的运用并非始于瓦当,但云纹作为重要的装饰题材却只在瓦当中体现得最为典型。秦汉时期云纹开始在瓦当中大量使用,其艺术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得以丰富。秦汉云纹瓦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艺术特点的嬗变与秦汉时期的人文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瓦当云纹与中国古代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等装饰纹样具有难以割裂的传承关系,并对后世装饰纹样的发展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moire in the ware did not begin in Wadang, but the moire, as an important decorative subject, was the most typical in Wadang.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moire began to be widely used in Wadang. Its artistic connotation has been enriche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The Wadang of the moire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has distinc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of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dang moi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pottery, jade and bronze in ancient China.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in later generations.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分类号】:K876.3;J527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瓦当覆盖于屋顶木结构之上,保护椽头免受风雨侵蚀,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瓦当还有美化和装饰屋顶、屋檐的作用,其艺术价值也由此出现。据考古学界对于古代建筑遗址的研究考证,瓦当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皆为半圆形瓦当,纹样较为简单。到了秦汉时期,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勇刚;赵文琦;;陕西甘泉出土的战国瓦当[J];文物;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3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9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杜少虎;;写天地之形 绘万物之情——洛阳汉墓壁画用笔用色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s,
本文编号:1404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0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