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2 10:54

  本文关键词: 旅游环境承载力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调控对策 出处:《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类旅游资源得到了快速的开发并处于高强度的使用状态,由于人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长期忽略对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使得各类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同时也严重削减了景区的舒适度和美感度。 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之前,,作者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采用的是“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科学概念来统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是根据环境科学中的环境-环境质量-环境承载力的系列概念并结合旅游学中的相关概念,而形成了自身的科学内涵;本文探讨了在此科学概念指导下形成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支持系统、组成体系及测度模型,并在其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应用于本文的研究之中。 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为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对公园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的实地调查走访,作者确定公园石头河水环境为公园脆弱环境因子。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对公园进行了八次的野外考察及水样采集工作,运用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及测度方法,对公园生态环境承纳量(地表水)、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做了分析和测算,得出了较为客观、完整的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本文的一系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环境科学和旅游科学的学科交叉,在文末提出了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对策,以供森林公园管理者借鉴和采纳。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ll kinds of tourism resources 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nd used in a high-intensity state, because people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ourism. The long-term neglect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tourist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causes various kinds of tourism resources to be damaged and pollut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at the same time seriously reduces the degree of comfort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scenic spots. Prior to the specific empirical study, the author carried out in-depth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s adopted to guid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List the concepts and combine them with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our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system, composition system and measurement model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scientific concept,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and opinions. It is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Guangxi Shiwanda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park, From October 2011 to January 2012, the author carried out eight field visits and water sample collection to the park, and applied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park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surface water bearing capacity, resource space carrying capacity,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y), this paper has obtained a more objective and complete park 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ourism science is intersec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National Forest Park are put forward, which can be used by forest park managers for reference and adop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2 卢琪;;推崇“森林公园+投资商+旅行社”的经营模式——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与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林业;2009年15期

3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J];热带林业;2009年03期

4 ;层林尽染 艳映古长城[J];绿化与生活;2010年10期

5 ;板房沟林场 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J];新疆林业;2010年04期

6 陆海燕;;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首府绿肺 生态家园[J];当代广西;2011年16期

7 谢广森;;春天的画廊[J];浙江林业;2002年01期

8 刘勤学;;“古老的水上长城”——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J];林业经济;2003年03期

9 刘效仁;国家森林公园成了林业局“后花园”[J];西部大开发;2005年07期

10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J];绿色中国;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翅;李小芬;赖龙隆;;国家森林公园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探讨——以承德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群明;钟林生;;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绿色景区形象的深化[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军;王文俊;;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法律问题探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4 姜文宏;郑辽吉;;丹东市森林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5 赵小宁;胡晓黎;;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6 袁照蓉;;抢抓机遇 创建文化名山 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遵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7 张登峰;;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油松小蠹科害虫调查及防治思路[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世栋;高峻;;崇明岛旅游环境承载力与环境管理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广西环宝木业有限公司无胶胶合板厂[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文宏;郑辽吉;;丹东市森林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纬 记者 李江敏;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审批[N];南昌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高玉飞 陈建正;盱眙叫响暑期特色“科普游”[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曹永刚 张平;驼梁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N];石家庄日报;2010年

4 杨曙宏 吴正友;丰富寺文化 做活山文章[N];中国特产报;2003年

5 陈敏 罗涟浩 陈未鸣;“亲爱的棘螈,我们要你重生”[N];宁波日报;2008年

6 记者姜春 实习生郑俊;云碧峰公园将增“两湖一库”结束有山无水历史[N];上饶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绍鹏;“亭台楼阁”美饶城[N];上饶日报;2010年

8 刘新航;林海观光 沐浴自然[N];河北日报;2005年

9 通讯员 唐续平 奉继录;金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启动[N];永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西木;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盆景园初具规模[N];中国花卉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辉;沿海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翁钢民;旅游环境承载力动态测评及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汪朝辉;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陈亮明;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森林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怀c

本文编号:1505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05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