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三国时期曹魏墓葬的观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13:45

  本文选题:曹魏 切入点:分期 出处:《郑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开始到25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曹魏政权共历经五帝四十五年,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一时期承接东汉和西晋,在文化属性上也是二者的过渡阶段,反映了汉制向晋制的制度变化,由厚葬向薄葬的社会风俗变化。文章的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变化划分曹魏墓葬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概括这一时期墓葬的发现状况和研究现状,指出论文写作的方法和研究意义。 二、通过对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东汉晚期至西晋早期发现墓葬的类型学研究,从而总结出曹魏墓葬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三、通过东吴、蜀汉与曹魏的对比分析得出三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在考古上的表现,以及晋制中三国因素的体现。 四,汉制向晋制的转变也是厚葬向薄葬的转变,论述厚葬与薄葬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Emperor Cao Pi waste to the end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Simayan in 256 AD, the regime of the Cao Wei Dynasty went through 45 years of five emperors, which was a short-lived dynasty in history. This period was followed b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cultural attribute is also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both, which reflects the system change from Han system to Jin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stoms from thick burial to thin burial.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hrough the change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author divides the time range and space range of Cao Wei tombs, generalizes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ombs in this period, and points out the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writing. Secondly, by studying the types of tombs found in Central Plains and Guanzhong from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early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tombs of Cao Wei were summarized. Thir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ochow, Shu Han and Cao Wei, the archae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three Kingdoms' factors in the Jin system are obtained. Four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Han Dynasty to Jin system is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ick burial to thin burial, and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and formation reasons of thick burial and thin burial.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汉画像折射出的宗教信仰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任晓锋;;从周代考古墓葬出土礼器看列鼎制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曾祥旭;;试论汉代墓葬艺术中西王母图像发达的原因[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陈星;周菊青;;兰溪费垅口村南宋墓出土文物[J];东方博物;2011年02期

5 余瑞华;;由曹操墓墓葬方向看古人的“尊西”观念[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6 邵崇山;;先秦时期墓葬棺椁制度略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于志勇;;2006~2010年的新疆考古新发现[J];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04期

8 覃丽丹;;壮族地区土官夫人墓葬石刻艺术研究——以万承土州岑氏墓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袁广阔;;河南汝州市煤山龙山文化墓葬的发现与认识[J];考古;2011年06期

10 吉姆·海耶斯;芦力军;;关于中国安阳殷墟墓葬人种的推测[J];中原文物;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吴大林;储云;;苏南周墓的一组报告[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册)[C];1981年

2 罗平;孟繁峰;;赵秦墓葬的“共祖”现象刍议[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3 张莉;;宁夏固原北周墓葬画保护工作小结[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4 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索秀芬;;长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7 何德亮;;西公桥大汶口文化墓葬初探[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8 曹魏五铢课题组;;曹魏五铢考[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9 冯金忠;;卢毓《冀州论》的几个问题[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郭永利;;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墓葬画像砖上的披发民族[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燕锋;拉直“二曹”墓一串“?”[N];洛阳日报;2010年

2 凌河;我们业已厌倦……[N];解放日报;2010年

3 记者 柯杨;一大型汉代墓葬区遭破坏[N];河南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韩亮;萨嘎县文物普查发现“卡索墓葬群”[N];日喀则报;2008年

5 记者 耿毅 通讯员 高池 朱缨 王晓霞;我省诞生首个公益环保墓葬区[N];湖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滕建锋 习斌;名人墓葬,延续镇江千年文脉[N];镇江日报;2010年

7 胡晓莉 本报记者 蒋琳琳 记者 丁影;江油发现宋代八角菱形墓葬[N];绵阳日报;2010年

8 刘朴;关于古代墓葬的若干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记者 卜瑜 通讯员 赖南坡 龚庆华;乳源发现唐宋墓葬群[N];广州日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冯喜成 通讯员 杨虎成;秦安战国戎人墓葬发掘取得新进展[N];天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尧亭;晋南地区西周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宋江宁;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陈畅;岱海地区战国时期墓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勇;正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张玉莲;墓葬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6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余静;中国南方地区两汉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魏坚;元上都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华玉冰;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钧平;余家河东周墓葬分期及相关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11年

2 金君利;两河流域欧贝德文化时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明星;宋代仿木构墓葬形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涛;隋唐两京地区墓葬出土瓷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蜀蕾;十国墓葬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安立环;激进政治经济学派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晓辉;北方地区隋唐墓葬的分区与分期[D];吉林大学;2004年

8 盛之翰;关中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冬楠;晚期巴蜀文化出土兵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连锐;三国时期曹魏墓葬的观察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6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06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