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产业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
本文选题:旅游产品 切入点:地域物流产业 出处:《生态经济》2013年10期
【摘要】:旅游产品对游客们来讲,应渗透着地域性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地域特殊标志性元素,以起到了解认识该地域人文故事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理应将其最显著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独特精华元素融人到旅游产品设计中。近年来乡村、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新的形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渠道。只有在地域物流产业环境背景下,构建独特的旅游产品品牌,才能从众多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带来巨大的商机。
[Abstract]:Tourist products should be permeated with regional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and regional special and iconic elem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ational spirit reflected in the humanistic story of the region.Therefor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ducts should incorporate the unique essence elements of its most prominent humanities and natural landscape into the tourism product design.In recent years, folk custom tourism as a new form of tourism products,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y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attention of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become a breakthrough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Only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environment, to build a unique brand of tourism products, can stand out from the numerous tourism markets to bring hug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当代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设计”(SZ2010810)
【分类号】:F592;TB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2 贾巧云;吴忠军;;民俗旅游与“三农”问题的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赵雅波;;论旅游经济与“三农”问题[J];学理论;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辽宁省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刘晓芬;廖朋业;;霞云岭乡旅游文化特色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初晓恒;;旅游产品文化及其传递探析[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4 黄信;颜晓英;;甘孜藏区涉外旅游人才与旅游英语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5 关维;;旅游文化新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王爱支;陶修宁;刘宏文;毕春意;;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鄂州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陈岗;黄震方;;基于意义及其均衡理论的旅游文化形成与变迁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9 陈岗;;旅游文化的空间形式与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古都南京文化旅游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年10期
10 尹向东;“诗词旅游”探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建忠;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绍芬;南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利平;曲阜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董小菲;山东旅游文化的网络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馨月;森林公园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易仁乐;武汉知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艳丽;旅游地居民对运动类旅游节庆的参与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杰;舟山佛教文化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及开发构想[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9 李灿;论悲情诉求对文化旅游营销的意义[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维娜;泰国旅游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3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6 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年02期
8 王德刚;试论旅游学的学科性质[J];旅游学刊;1998年02期
9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年01期
10 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红玲;论民俗旅游——兼论桂北民俗旅游长廊的开发[D];广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世超;浅议旅游产品的整合定价[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曹雪梅;;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打造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3 坄钢;邱元炜;;强化标准 铸造品牌 破解旅游产品质量难题[J];质量探索;2006年12期
4 暴向平;张凌;;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9期
5 李碧茹;;民族旅游产品的包装策略[J];包装工程;2010年02期
6 成雪娜;;晋中市旅游产品优化创新探讨[J];科学之友;2010年22期
7 任姝慧;;青藏铁路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发[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3期
8 张陆,徐刚,夏文汇;旅游产品的内涵、类型划分及价值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袁舒萍;韩超;;洽川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优化与升级[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10 李娜;;基于情感体验的黔东南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敦荣;;从市场需求出发迅速开发复合型多功能的旅游产品——我国旅游产品开发带根本性的战略决策[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2 申健健;喻学才;;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不应回避对经济效益的追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雪华;;论旅游产品与消费者行为[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4 周金泉;何文晋;;海南旅游产品竞争力评价分析与策略供给[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5 王乃举;黄翔;吕群超;谢新丽;;运用系统观构建城市圈旅游产品——以武汉城市圈旅产品策划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6 朱连法;;武义旅游产品发展的战略选择[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7 王三北;;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品框架结构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8 康保苓;;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宝贡敏;;文化在打造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项目)中的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宋竹芳;;延安红色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探析[A];201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进叶;东营重点开发三大旅游产品[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杨军;革命传统教育的产业化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雪近 文潇;杭州力推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张祖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N];大众科技报;2001年
5 吴利红;打造旅游产品引八方客来[N];黑龙江日报;2004年
6 于兵;夏季旅游产品受港人青睐[N];黑龙江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苏琳;旅游产品出新求异上台阶[N];经济日报;2001年
8 廖钟迪;下一季设计什么旅游产品[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萧歌(作者单位:浙江省旅游局);旅游产品设计需注入现代元素[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河南记者站 张明灿;旅游产品“升级换代”期待加速[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军;石家庄市旅游产品研究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章杰宽;基于市场分析的西安国内老年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立民;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吴方;深圳旅游产品发展趋势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5 邓勇勇;丽江大研古镇夜间旅游产品调查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镜;旅游产品创新系统的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霞;旅游产品的体验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燕芳;旅游产品及其结构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杨学燕;宁夏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剑;区域旅游产品创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0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2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