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审美视域中休闲农业与民间艺术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8-06-16 21:04

  本文选题:休闲农业 + 民间艺术 ; 参考:《中州学刊》2013年04期


【摘要】:休闲农业虽然是消费社会中都市文化消费的衍生,但是,就休闲的审美品质而言,休闲农业不是打造景观以迎合视觉消费,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城里人到乡下来"找乐子",而是要保护性地建构出不同于都市文明的另一种生产、生活空间,来丰富现代人的生活体验。生活性是民间艺术的灵魂,在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只有努力保护民间艺术赖以生发的空间,包容民间艺术创造与传承的主体,提倡融入性的生活体验,才能避免民间艺术发生"时空抽离"的现代性危机,从而减少矛盾,真正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Abstract]:Although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 derivative of urban culture consumption in consumer society,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eisure, leisure agriculture is not to create a landscape to cater for visual consumption. It is not only for the city people to come to the countryside to "have fun", but also to construct another kind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 civilization, so as to enrich the life experience of modern people. Living life is the soul of folk art. In the practice of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only efforts are made to protect the space on which folk art is born, to contain the main body of cre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art, and to advocate the integration of life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void the modernity crisis of "time and space withdrawal" in folk art, the contradict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an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贵州少数民族生态审美观研究》(10BZW020)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万国鼎人文基金项目”《乡土艺术与新农村建设》(WGD201304)
【分类号】:J528;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年01期

2 张环宙;许欣;周永广;;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3 潘立勇;陆庆祥;;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露;田润乾;;基于网络视角的休闲生活问题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袁其微;;休闲道德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9期

3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龙静;;论对自由时间的理解和当前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黎海燕;鄢建江;;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1期

6 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w鸞J];齐鲁学刊;2002年02期

7 马惠娣;西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与设计探析[J];齐鲁学刊;2005年06期

8 杜娟;;休闲文化:生命活动的审美观照[J];齐鲁艺苑;2011年03期

9 杜乐乐;;休闲体育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功能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10 范梨新;;回顾与展望我国休闲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宋妍;;“大众传媒时间”观与实现休闲理想的悖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楼嘉军;徐爱萍;;休闲时代上海城市休闲功能及空间特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海琴;;近十年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状况比较[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惠娣;刘耳;;城市、宜居城市及城市的气质——休闲学视域中的城市[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6 刘_";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峧;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启瑞;上海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慧;马克思休闲思想视角下我国休闲经济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晓虹;溧水县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乔佳;河北省理工科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海宾;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黄鹏;云南民间制陶的调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琳琳;肥城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状;“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兴利;;吉祥观念与现代标志设计[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郑冬冬;;民间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3期

3 林龙;;论民族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赵昔;;美的回味[J];装饰;1980年04期

5 赵柏巍;;壁毯设计与制作——《中国民间艺术》壁毯创作体会[J];装饰;1985年01期

6 刘海粟;;贵州蜡染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7 鹿镭;;南斯拉夫民艺一瞥[J];装饰;1990年02期

8 徐恩存;生命意义的追问──黄土高原民间艺术研究札记之一[J];东方艺术;1994年01期

9 雅克·班巴诺;王以时的艺术之路[J];美术;1996年10期

10 鹿耀世;;剪纸艺术的文化之光[J];文化月刊;199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声慧;;培育独具海岛特色的民间艺术之花——简述普陀民间画的辅导观念[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韩广清;;民俗与民间艺术[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3 蒋凤贤;;浅论民间艺术生存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郭云杰;;从滩头年画看中国濒绝民间艺术前景[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5 闻莺;;全面建设小康孝南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丘斌;;弹拨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和弦关于现代设计中的传统艺术特性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丽娅;;探究“西兰卡普”和“彩调”文化现象[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乔方辉;张U_龙;;从“百年面塑村”的发展谈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及开发的意义[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健;;突出地方特色 弘扬民间艺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王洪喜;王学刚;;民间艺术纵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嘉宾:王今栋 采访:谭宗远;研究民间艺术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3年

2 李新龙;剪出市场一片天[N];湖北日报;2007年

3 周口日报社 顾玉杰 周口师范学院 李荣华;落实科学发展观 繁荣民间艺术事业[N];周口日报;2007年

4 顾咪咪;民间艺术不是“唐僧肉”[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海盐有种时尚画——泥贴画[N];嘉兴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李君郁;“走,赶紧看花馍去”[N];陕西日报;2009年

7 谢金晖 李莎;民间艺术走出国门 根雕艺人带动致富[N];中国特产报;2009年

8 河阳;“从北川到玉树”:抢救民间艺术在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小石;民间艺术也要确立精品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李静;民间艺术“正规”管理面临尴尬[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年

2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常君睿;教育主导的乡土艺术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08年

4 金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韩超;艺术精神的反拨与升华[D];苏州大学;2008年

6 余颖;村庄·民俗·民间美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彭茹娜;张仃艺术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都晨;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来福;凉山彝族装饰艺术符号系统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曹伟;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善用与创新[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3 李晓娣;“岩彩画”的时代品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琼梅;中国传统鱼纹探究及现代平面设计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春霞;多维的民艺传播[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刘霞;西兰卡普技艺之启承[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代江涛;从青岛民间剪纸艺术看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陆南;满族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与装饰语意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9年

9 李峻峰;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张思成;论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化保护[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2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