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黑龙江省甘南县太平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

发布时间:2018-06-19 09:36

  本文选题:太平湖水库 + 功能区划 ; 参考:《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水利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支新生力量。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太平湖水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一核、一带、两轴、多功能片区"的整体布局,构建了主要包括景观功能区划、景点规划、内外交通规划在内的水库景观生态规划体系,展开了对太平湖水库的生态旅游规划。再将核心旅游区分为7大区域,并着重对区域内的植物园和农耕园进行了规划;同时也对湖滨景观带进行了合理的规划设计。通过雨水收集等方式对库区的陆域水环境进行改善。最后计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18 900人次。
[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water conservancy tourism has become a new force in tourism. Taking Taiping Lake Reservoir in Gann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overall layout of "one core, one belt, two axes, multi-function area",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landscape 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 and scenic spot planning. The ecotourism planning of Taiping Lake Reservoir is carried out in the reservoir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system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ffic planning. The core tourist area is divided into 7 regions, and the botanical garden and agricultural garden in the region are planned, and the lakeside landscape zone is also reasonably planned and designed. Through Rain Water collection and other ways to improve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reservoir area. Finally, the daily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the scenic spot is calculated to be 18 900 person-times.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51051)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廖培;高恒;;库区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研究——以向家坝旅游开发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子年;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J];湖南水利水电;2005年04期

3 应丽云,黄显勇,毛明海;论浙江省水利旅游区的布局形式[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4期

4 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年06期

5 雷昆;对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5年02期

6 白杉 ,周洁;水利旅游大有可为[J];水利天地;2003年01期

7 胡向红,刘正刚;利用水库资源创建生态景观[J];中国水利;2003年07期

8 况平,夏义民;风景区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强;洪亘伟;;水库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景观规划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樊东进;陈玉;耿兆杰;张东;朱文华;;泰山望人松周围环境提升工程设计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3 李春涛;刘鸣;;试论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南京紫湖溪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曹杰;;浅谈安徽牡丹栽培与园林应用[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5 李P;秦柯;;生态型校园植物配置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6 钟晓辉;;风景区人文景观建设——以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7 乔美英;;榆林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8 刘宇;段瑜;;浅议对比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7期

9 李春涛,张燕,丁增成;现代农业园园林景观设计的几点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10 李春涛;试论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光;王飙;王洪魁;王琪;;城市立体绿化在园林应用的效果研究[A];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涛;;景观视野下湿地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李建锋;孟永红;;石家庄地区园林绿地雨水利用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彭丽军;于晓南;;浅析聊城人民公园的植物配置[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5 陈宇;;论观光农业园(区)规划[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邓大华;;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侯麟;尚鹤;邓仕槐;林波;罗伟;;三种常见园林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宁;祝遵凌;;古韵·绿野式古运河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陈玉兵;黄娟;;关于横排头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应尚蛟;陈军晓;陈秀英;;困难地绿化设计与施工——以五指岩水库绿化设计为例[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李玉凤;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4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朱旺生;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7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东北东部林区生态旅游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吴江;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建文;福建中、南亚热带风景游憩林构建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武汉市城市公园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敏;武汉市武昌地区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欢;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亚亮;上海市公园绿地景观特征分析及生态效益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汤琳玲;居住区节约型种植设计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闻治江;夏热冬冷地区屋顶绿化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彭建明;云南省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耿芳;基于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宁;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建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少林;基于系统论思想的观光果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军;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刘滨谊;现代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J];规划师;2001年06期

3 范今朝,毛明海;金华仙源湖水利旅游区的主题确立和景观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1期

4 应丽云,黄显勇,毛明海;论浙江省水利旅游区的布局形式[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4期

5 姚月伟;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的思考[J];浙江水利科技;2000年05期

6 刘德谦;旅游规划刍议[J];旅游学刊;1993年03期

7 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年06期

8 许春晓;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

9 刘德谦;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J];旅游学刊;2003年05期

10 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春;;关于生态旅游的哲学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刘芳;张玉钧;;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3 谭红杨;顾凯平;陈文汇;;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看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J];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05期

4 刘晓;;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导刊;2008年04期

5 郭丽敏;;布尔津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

6 吕弼顺;张守志;赵春子;;和龙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吕敏;闫来英;;浅谈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史冬防;;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胡家云;;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S2期

10 杨絮飞;李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设计发展潜力分析——以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鸿;刘墨山;孙洪艳;;关于地质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理念的对比[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超凡;;生态旅游规划理论、发展方法与实践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马宝建;张玉钧;宋大北;贾亦琦;黄志远;;现代勒勒车——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和探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权佳;李洪远;;城市旅游规划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薛宝琪;;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挑战、问题及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6 郑敏;;世界遗产旅游区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钟林生;向宝惠;郑群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徐坚;周鸿;;论地域文化景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交融[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秦志玉;胡静;;绿色意识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启示及实例应用[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王玉普;林越英;;青海省黄河沿岸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井绪忠;军川生态旅游规划新鲜“出炉”[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记者 龚利仁;WTO关注非洲生态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1年

3 记者尹海明;南宁拟开发北部山脉[N];南宁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琳 王东红;驿城区打造“山、水、农、城”旅游区[N];驻马店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全;卧龙湖将成沈阳最大湿地旅游景观[N];沈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陆以恒 郑子辉 朱思萍;再唱起动人的歌谣[N];济宁日报;2008年

7 邑宣 本报记者 汪光辉;创新机制发动群众 全面提升大邑旅游[N];成都日报;2009年

8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许新平;论生态旅游的分级规划、开发与管理[N];华东旅游报;2000年

9 范南虹;山海互动,海南整合热带雨林拉长“绿腿”[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记者 曾永联;南宁将北部山脉打造为生态旅游区[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王联兵;宁夏旅游主体功能分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宇宏;黑龙江省望奎县生态旅游系统规划研究与案例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平;基于价值分析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董超群;黑龙江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阮娟;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林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越;松花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夏冰;内蒙古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吕寻艳;黑河市卧牛湖水库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赵路;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9 陈龙;西拉沐沦大峡谷生态旅游规划与市场营销策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黄哲;绿色通道规划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研究及实践探索[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9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39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