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inbound tourists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91 to 201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WTO entry on the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Liaoni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Liaoning Province has a stable growth trend before and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and the scale of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each prefectural city in the province has changed in varying degrees. Before entering WTO, the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Dalian and Shenyang occupied an absolute monopoly position. After entering WTO, the propor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 other prefectural ci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Fushun city taking the lead.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s in Liaoning prefectural cities keeps increasing,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ts tends to be balanced from concentr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41201142)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金(编号:W2012116)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2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3 徐飞雄,蓝万炼;论“入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5 田喜洲;入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J];社会科学家;2003年02期
6 韩玉军,苗茜;入世与中国的旅游业[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晓伟,刘晓媛,陆朝晖,罗明英;新疆与发达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3 陈宏珍;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4 李永乐;莫媛;;试析城市化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5 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6 高超;陆玉麒;;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7 包先建,付文林;论安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方青;多元 平等 综合 渐进——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郑杭生,陆益龙;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永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考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代影君;任崇;闻绍珂;;辽宁省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杜兰英;张赞;;面对WTO的中国旅游业——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A];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3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江龙;政府经济的监督理论分析与制度安排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余鸣;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邱世明;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沈宗范;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外资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王征南;中国饲料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10 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冠玲;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艳;GATS框架下我国与中亚国家间旅游服务贸易的法律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3 赵现红;旅昆不同群体外国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陶丽莉;旅华外国游客旅游行为模式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宇杰;区域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乔梁;中国农村个体经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姚利民;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吕伟生;加入WTO后,我国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调整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 王吉明;学生公寓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肖群英;北京爱家纺织公司企业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成林;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娟;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者空间结构和地域差异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徐致云,陆林;海南省海外客源市场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涂建军;四川省入境旅游客流时空动态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5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6 要轶丽,郑国;西安及其毗邻地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7 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8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9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10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健雅;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预测与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佩旭;范士陈;;海南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2 鲍彩莲;;辽宁省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3 张颖辉;可娜;;基于偏离度分析法的辽宁省旅游就业潜力分析[J];辽宁经济;2011年08期
4 胡珀;;安徽省入境旅游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7期
5 刘慧芳;;开发“体验北京乡村生活”入境游的思路及建议[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6 隋燕燕;;基于亲景度——竞争态及转移模型的山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开始勘查百余个地热项目[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年08期
8 葛宏晨;;杭州入境游客的旅游决策行为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9 杨敏;马耀峰;李天顺;;旅华女性市场竞争态-偏好动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朱红兵;高峻;;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天福;郑辽吉;;辽宁观光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研究[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2 包乌兰托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环渤海区域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侯立白;钟平;;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模式探讨——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思想[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4 赵云;尚前浪;;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悦铮;李时;;辽宁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6 尹德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旅游业发展[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7 毛润泽;夏学英;;辽宁体育旅游开发比较优势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8 陈诗才;;风景区从业工作的“六好”[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雷;;东北地区旅游地产开发运作问题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10 祝秀丽;;民间故事讲述人传承个性的研究——以辽宁故事家李占春为例[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阎 岳;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复苏[N];证券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许凯;入境旅游市场或将重新洗牌[N];辽宁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晓良;下大力推动入境旅游市场增长[N];中国旅游报;2011年
4 王兴斌;入境旅游市场开拓进入攻坚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班若川;将开拓入境市场作为当前重点[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首席记者 班若川;“两高一平”格局延续抓入境市场是重点[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记者 叶向挺;杭州旅游东南亚市场联合体成立将合力开拓东南亚地区来杭入境旅游市场[N];杭州日报;2010年
8 ;开拓入境市场,旅行社建议多[N];中国旅游报;2011年
9 龚雯;入境旅游市场强劲恢复[N];人民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张利锋;“青海号”旅游包机再次起航[N];青海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淼焱;中国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婷;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的区域类型划分与经济相关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郑莹;辽宁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彦鹏;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郭立赢;辽宁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玉红;辽宁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姚东;甘肃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市场拓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吴黎围;重庆市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鑫;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妍;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及其拓展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4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0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