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1 15:31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由中央政府部门主管建立地质公园的国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2002年春,中国批准了“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等33处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地质公园产业的发展已由最初单纯的“地景保育”形式发展到今天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并重,集科普、科教、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腾冲火山地质公园是有着特殊的科学重要意义、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具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对其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是使旅游地增加其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的手段,是实现旅游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种背景下,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火山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案例借鉴,对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纵向、横向和关联度三个方面提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1)从地质公园本身资源入手,提高其旅游产品的内涵。通过对基地识别,对旅游资源的概述及评价、对资源类型的挖掘。从其潜在的价值中找出其可开发的价值点进行深度剖析,使之成为新产品的开发因子。 (2)横向主要是对资源组合的优化创新,,扩大产品外延。通过对地质公园其他资源的分析和评价,选择与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最优的组合资源,并且使其成为旅游目的地新形象和新品牌的核心要素。 (3)产品的关联度的完善包括了产品形象及品牌的重新建立,市场营销策略的更新、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等,囊括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学”“研”的八大要素。 旅游产品是地质公园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扩大和更新。对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应该从组合产品的角度,从全面、系统、整体的认知和提升,来实现资源向产品的转换,产品向市场的推广,并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琴;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2 张敏;常洁;朱创业;;浅析中国喀斯特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以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10期

3 ;编读[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8期

4 徐胜兰;;凤山国家地质公园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8期

5 王维敏;张斌;蹇代君;朱江;王兴贵;;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S1期

6 胡炜霞;吴成基;陶盈科;;基于旅游者认知的地质公园市场营销——以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胡丹临;李晓琴;段娅雯;;四川大巴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及旅游创新开发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8 郭瑞;李新宁;陈惠敏;;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9 潘颖君;徐颂军;;试论地质公园的生态旅游前景——以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颐点;;北京旅游地产住宅前景可期[J];北京房地产;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洁;倪昆;李明;;关于我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思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王明常;邢立新;于小平;潘军;孟涛;李百寿;;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方世明;李江风;;GIS技术在地质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4 李江风;方世明;刘建华;;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以福建深沪湾地质公园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朱云峰;祝贺;;SOWT分析法在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6 欧阳辉;;从遗址博物馆到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化石研究与保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安泽;;国家地质公园概论[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童潜明;;飞天山地质公园与观光农园相结合构建旅游新模型[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安泽;;论“四念”是做好地质公园建设的关键[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丽爽;延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N];北京日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邢云鹏 通讯员 李阔 王健;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3 艾子;让地质公园“动”起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4 白照军;我省两大名山入围世界首批地质公园[N];河南日报;2004年

5 金世凯 吕道峰 俞巧云;六合建设地质公园[N];新华日报;2003年

6 顾迅建 丁蔚文;六合地质公园通过评审[N];新华日报;2003年

7 骆团结;德国:沟通地球遗迹[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记者 武俊鹏 通讯员 王红杰;我省三处地质遗迹申报国家级[N];山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郄建荣;国家地质公园有望打破终身制[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本报驻温州记者 林妙静;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接受联合国考官中期评估[N];江南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生卫;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李翠林;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

10 唐德荣;乡村旅游行为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朝娟;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左宏琴;龙虎山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刚团;大西安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吴迪;陕西省“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志伟;黄河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开发[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宁宁;体验经济视野中的节事类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秀芬;腾冲地景资源科学信息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朝霞;对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周曦;秦岭野生动物园客源市场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2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482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