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融资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5:30
【摘要】: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其内涵不单单停留在生态环境的层面,还应当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融合起来,融资方式选择正是其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各地对旅游业的深度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为业界所重视;对于发展中国家及其地区而言,资金始终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只有在成功解决了资金问题以后,才能保证产业良性发展。本文立足于对各种融资方式的分析,着眼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保护、培育、开发等一系列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领域;并与国家、地方、部门、企业等息息相关;因此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以武夷山为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在运用旅游学、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外源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为分析重点,如运用较多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向银行借贷;同时并对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一些新兴的融资方式,如项目融资和产业基金作出评价。同时从资本成本理论以及融资结构分析旅游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且提出对融资的战略方案的选择测算。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是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资金的关键。旅游企业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摆脱“等、靠、要”,主动寻求适合的资金途径。 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收益预想风险都被“无情”地通过资本市场表现出来。项目风险和收益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得到较好的抑制,这样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融投资双方形成的共识才有可能是真正理性的。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整合、创新、归纳、吸收、发展。各个阶段,各个时代都赋予旅游业不同的特征和侧重点;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必须坚持的,在融资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对景区长久发展的权衡。只有使各种融资方式协同组成一个良性机制才能构建一个可供风景名胜区发展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592
本文编号:2654862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5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侃;云南旅游业融资模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马伏英;景区类旅游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融资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肖思瑜;优化都江堰景区融资模式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4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65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