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2:32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协同进化,才能使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系统走向有序发展。 首先,文章阐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技术路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其次,本文运用系统论思想、可持续发展论、生态学原理和区位论等基本理论,动态地分析了城市化影响下的我国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形态,认为区位级差地租的变化是其空间演变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试探性地提出了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生命周期演变模型。 再次,本文从时空角度上对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的旅游容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最后,文章对沈阳昭陵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地提出了实现城市化与旅游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 对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的有序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风景区规划理论,为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去探讨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可以使一些问题简化、明晰并得以解决。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592.7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优化理论构架
    第一节 系统论思想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论
    第三节 生态学原理
    第四节 区位论
第三章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特征
    第一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现状
    第二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优化的时空性
第四章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空间关系
    第一节 近郊风景旅游区区位特征
    第二节 城市扩展与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演变
    第三节 近郊风景旅游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定位模式
第五章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外部空间优化
    第一节 游憩与旅游比较分析
    第二节 市域旅游空间一体化
    第三节 市域游憩空间一体化
第六章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内部空间优化
    第一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内部空间系统演变
    第二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内部空间优化原则
    第三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容量动态分析
    第四节 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游客的空间管理
第七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昭陵介绍
    第二节 沈阳城市化
    第三节 昭陵外部空间优化
    第四节 昭陵内部空间整合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明复;现代文明与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J];城市发展研究;1995年03期

2 丁兆林;城市化——亚洲的新课题[J];瞭望;1996年22期

3 孟庆民,安成谋;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思考[J];人文地理;1996年04期

4 张锋;加快江苏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J];唯实;1996年02期

5 国梅;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经济;1997年06期

6 郭友中,苏黎;数学应用于人类资源开发与城市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06期

7 ;建设城镇 发展三产 努力提高永中的城市化程度[J];小城镇建设;1998年11期

8 郭鸿懋;论我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01期

10 苗丽静;城市化: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现实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199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铭;城市人工地貌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李宏;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产权交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崔凤军;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1999年

6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7 唐晓东;投资视角下城市公用企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程远;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与垃圾处置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吴晓;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少湃;大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空间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瑾;城市化与中心城市的财政功能[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3 曹娟;成都卫星城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立;大连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罗猛;中国内生型城市化范式分析——龙港个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小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许一波;转型与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光霞;武汉市郊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郭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道路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王俊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40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40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