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徐霞客与云南旅游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8:42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33年来旅行生活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游记中的精品。他22岁开始出游,33年里穿行了19个省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科学考察,给后人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中华文化的宝典,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杰作之一。 徐霞客晚年的“西南遐征”,为后人了解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近年来云南提出要将云南发展成为“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建设“旅游经济强省”,那么挖掘和研究地方文化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徐霞客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考察了云南,他的《滇游日记》记述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成为研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山川地理的重要著作。对于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云南省来说,对于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掘明代有关云南旅游文化方面的资料,其中不少关于云南风景名胜,民族文化的内容值得我们研究,这些对于我们发展民族文化和旅游事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以《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为基础,着重论述了徐霞客对云南昆明、曲靖、大理、保山、丽江的科学考察活动,梳理了徐霞客在这些地方的事迹,还原历史原貌,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一史实,期望对云南旅游文化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概况,交代了徐霞客的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简单介绍了《徐霞客游记》和《滇游日记》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 第二部分简述了徐霞客云南之行的相关问题。论述了他到云南的背景,简单经历,以及他在云南游历的路线。 第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论述了徐霞客到云南昆明、曲靖、大理、保山、丽江的游历情况以及徐霞客对当地的科学考察活动 第四部分是对《徐霞客游记》与云南旅游开发的思考,其中有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一部分的论述期望对云南旅游开发有所借鉴作用。 最后是结语,概括了徐霞客及其游记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云南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如今云南的旅游日渐升温,来云南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要想实现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发掘云南旅游文化因素中深层次的东西,徐霞客对云南的考察旅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人文的资源,我们应当将其发掘出来并加以很好的利用。
【学位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92.7;G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霞客及其游记
    第一节 徐霞客生平及其主要活动
        一、徐霞客不事科举,专事地理考察的原因
        二、徐霞客游历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徐霞客游记》简介
第二章 徐霞客在云南
    第一节 徐霞客在云南
        一、徐霞客到云南的背景
        二、徐霞客之南行成形
        三、滇行简介
    第二节 徐霞客在云南游历的路线
    第三节 《滇游日记》简介
第三章 《滇游日记》中的云南著名景观
    第一节 昆明地区
        一、西山
        二、海口石城和安宁温泉
    第二节 曲靖地区
    第三节 大理地区
        一、鸡足山
        二、三月街
        三、上关花
    第四节 保山腾冲地区
    第五节 丽江地区
第四章 《徐霞客游记·滇游记》与云南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昆明地区
    第二节 曲靖地区
    第三节 大理地区
    第四节 保山腾冲地区
    第五节 丽江地区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旅游论坛》征稿征订启事[J];旅游论坛;2011年04期

2 杨光超;;宁波印象(二) 商通天下[J];商周刊;2011年15期

3 王险峰;;扬长避短:保定市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唐婧;;旅游文化学研究散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5 陈麦池;黄成林;辛福森;;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化学研究的理论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思敏;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路径[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曙华;徐霞客西南民族考察之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汪媛媛;大连旅游文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傅生生;道家思想与旅游文化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董珍慧;敦煌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颛孙张杰;临安佛寺与旅游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彩旺;泾川县完颜村女真族民俗旅游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晓琳;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体系探讨[D];兰州大学;2008年

8 夏正超;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整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勇;明代西南地区文人旅游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现同;两周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46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846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