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者的需求污染: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02:41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旅游形式,近几十年来成为旅游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效果与理论相去较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者需求的一个特征进行分析。需求污染指的是一类直接或间接形成环境污染的需求,是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一种非有意识的污染。首先对需求动机进行分析,自然风光、休闲和健康成为了旅游者三个最重要的需求内容。需求实现前具有模糊性特征,而在实现过程中不同的旅游者对同样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体验。需求产生污染的动力机制是需求的错位:旅游不是旅游者的第一需要或基本需要,而是第二需要或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旅游却是旅游经营主体的第一需要。旅游经营者的最终目的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追求当前利益的最大化。需求产生文化机制是社会文化对旅游者意识的“塑造”,如信用制度的不健全、环保文化的缺失等等。通过意识和无意识等心理对需求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旅游者深层次动因是对弥补精神上的缺失,因此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是强烈而执著的。但社会文化对人们行为塑造上存在严重的缺失,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将“生活社会”的不良行为带...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旅游需求概念的研究
1.3.2 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生态旅游者需求基础问题分析
2.1 生态旅游者的范畴
2.1.1 定义的争论
2.1.2 定义的一般性归纳
2.2 旅游需求动机分析
2.3 旅游者角色的可变性及原因
2.3.1 问题的提出
2.3.2 严格和一般生态旅游者
2.3.3 需求角度的可变性解释
2.3.4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2.4 生态旅游需求的两个特征及其定义
第3章 生态旅游者需求污染的形成分析
3.1 需求污染的表现
3.2 需求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3.2.1 环境污染问题是博弈分析
3.2.2 公共产品的属性分析
3.3 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污染分析
3.4 潜意识理论的需求污染分析
3.4.1 回归精神的家园
3.4.2 文化对需求的塑造
第4章 需求污染测度
4.1 需求污染指数内容与构建标准
4.2 需求污染中的污染指数
4.3 需求污染中的满意度指数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基本情况
5.2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5.2.1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生态效益
5.2.2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社会效益
5.2.3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经济效益
5.3 资源及产品优势与存在问题
5.3.1 资源及产品优势
5.3.2 存在的问题
5.4 调查问卷
5.4.1 试卷有效性检验
5.4.2 游客市场分析
5.5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旅游者需求污染测度
5.5.1 关于满意度调查
5.5.2 污染程度调查问卷
5.5.3 需求污染指数
5.5.4 需求污染分析
5.5.5 对策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意识研究新进展: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J]. 庞捷敏,原献学,李建升. 心理学探新. 2007(04)
[2]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 欧阳润平,胡晓琴.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03)
[3]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及游客行为特征研究[J]. 陈松,李吉跃,姜金璞,陈大为. 河北林果研究. 2007(01)
[4]生态旅游潜在客源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桂林彭祖坪生态旅游开发为例[J]. 杨主泉.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3)
[5]不同收入城市居民文化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以长沙市不同收入居民对凤凰古城的旅游需求为例[J]. 朱湖英,许春晓. 长沙大学学报. 2006(01)
[6]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王群,丁祖荣,章锦河,杨兴柱. 地理研究. 2006(01)
[7]我国分时度假市场需求实证研究[J]. 王婉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8]国外游憩需求研究20年——《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所反映的学术态势[J]. 陶伟,黎碧茵. 热带地理. 2005(02)
[9]一种旅游需求多因素动态粗的预测模型[J]. 肖智,叶煜岚. 统计与决策. 2005(12)
[10]对“旅游需求”概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的深度认识[J]. 王艳平.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034284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旅游需求概念的研究
1.3.2 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生态旅游者需求基础问题分析
2.1 生态旅游者的范畴
2.1.1 定义的争论
2.1.2 定义的一般性归纳
2.2 旅游需求动机分析
2.3 旅游者角色的可变性及原因
2.3.1 问题的提出
2.3.2 严格和一般生态旅游者
2.3.3 需求角度的可变性解释
2.3.4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2.4 生态旅游需求的两个特征及其定义
第3章 生态旅游者需求污染的形成分析
3.1 需求污染的表现
3.2 需求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3.2.1 环境污染问题是博弈分析
3.2.2 公共产品的属性分析
3.3 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污染分析
3.4 潜意识理论的需求污染分析
3.4.1 回归精神的家园
3.4.2 文化对需求的塑造
第4章 需求污染测度
4.1 需求污染指数内容与构建标准
4.2 需求污染中的污染指数
4.3 需求污染中的满意度指数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基本情况
5.2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5.2.1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生态效益
5.2.2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社会效益
5.2.3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的经济效益
5.3 资源及产品优势与存在问题
5.3.1 资源及产品优势
5.3.2 存在的问题
5.4 调查问卷
5.4.1 试卷有效性检验
5.4.2 游客市场分析
5.5 二郎山喇叭河景区旅游者需求污染测度
5.5.1 关于满意度调查
5.5.2 污染程度调查问卷
5.5.3 需求污染指数
5.5.4 需求污染分析
5.5.5 对策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意识研究新进展:无意识思维理论述评[J]. 庞捷敏,原献学,李建升. 心理学探新. 2007(04)
[2]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 欧阳润平,胡晓琴.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03)
[3]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及游客行为特征研究[J]. 陈松,李吉跃,姜金璞,陈大为. 河北林果研究. 2007(01)
[4]生态旅游潜在客源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以桂林彭祖坪生态旅游开发为例[J]. 杨主泉. 福建林业科技. 2006(03)
[5]不同收入城市居民文化旅游需求差异研究——以长沙市不同收入居民对凤凰古城的旅游需求为例[J]. 朱湖英,许春晓. 长沙大学学报. 2006(01)
[6]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 王群,丁祖荣,章锦河,杨兴柱. 地理研究. 2006(01)
[7]我国分时度假市场需求实证研究[J]. 王婉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8]国外游憩需求研究20年——《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所反映的学术态势[J]. 陶伟,黎碧茵. 热带地理. 2005(02)
[9]一种旅游需求多因素动态粗的预测模型[J]. 肖智,叶煜岚. 统计与决策. 2005(12)
[10]对“旅游需求”概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的深度认识[J]. 王艳平.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034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303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