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锡尔指数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26 21:03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不平衡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不平衡发展则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指标,通过县域单元、市级尺度、地形区尺度和地貌区尺度几种不同的分类方式,运用锡尔指数计算出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找出了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数值和变化规律。再对不平衡性进行分解,找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对整体不平衡性的贡献程度。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测算,本文发现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在总体上来说具有缩小的趋势。从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贡献度来看,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贡献度不同。从市级尺度看,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呈现下降趋势。按人均GDP测算,各市发展不平衡性差异明显,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算,四成城市县域发展不平衡性不降反升。市与市之间的不平衡性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形势严峻
        二、经济不平衡影响河南省粮食安全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理论依据和测度方法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三、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理论
    第二节 测度方法:锡尔指数
        一、测度方法:锡尔指数
        二、数据来源
第三章 基于县级尺度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评价
    第一节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宏观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第二节 基于县级尺度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算评价
        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缓慢降低
        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变化反复
第四章 基于市级尺度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评价
    第一节 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现状
        一、宏观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第二节 基于市级尺度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评价
        一、河南省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二、按人均GDP测算,各市发展不平衡性差异明显
        三、按农民人均纯收入测算,四成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不降反升
        四、市之间贡献度明显高于市内贡献度,是造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五、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市内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不明显
第五章 基于地区尺度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评价
    第一节 河南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宏观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第二节 基于地貌分类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评价
        一、地貌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二、各地貌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波动较大
    第三节 基于地形分类的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算评价
        一、地形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二、平原县和丘陵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大于山区县
        三、按人均GDP测算的各地形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波动较大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成因多样
        二、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性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贡献度最高
        三、地貌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贡献度较高
        四、地形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贡献度最高
        五、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总体贡献度排序
    第二节 建议
        一、关注各市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二、进行精准扶贫时,注意空间尺度的选择
        三、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地域特色经济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34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34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