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格预测的铁矿石期货运用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价格预测的铁矿石期货运用策略研究
【摘要】:铁矿石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猛增与现货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铁矿石定价方式越来越体现出短期化、指数化、金融化的特点,国外铁矿石金融衍生品市场亦蓬勃发展起来。面对新的铁矿石国际定价方式的必然趋势,,与我国在供方垄断格局下国际定价权缺失的现实,我国应该抓住机会推出铁矿石期货,在铁矿石国际定价权的争夺中争取我方应有的权利。 论文通过对铁矿石期货市场的研究,明确了铁矿石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厘清了铁矿石期货市场对钢铁产业的功能和作用,细化了铁矿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内市场上铁矿石期货市场对钢铁企业的积极正向作用,即提供价格信息和风险规避。为了帮助国内企业更好的利用铁矿石期货市场,论文提出了三种基本方法:一是做多(买入)适当数量的原料(矿石、煤炭)期货,锁定钢铁产品远期销售合同对应产品的原料成本;二是当库存过多时,通过卖出矿石、煤炭或螺纹钢期货合约适当减少风险敞口,控制库存的价格风险;三是当铁矿石期货基差有利时,通过矿石期货合约的买卖获取铁矿石库存运营的无风险收益。最后,论文给出了铁矿石期货合约设计的具体方式和细节内容。
【关键词】:铁矿石期货 期货合约 风险管理 价格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64;F72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及现状分析10-12
- 1.3.1 套期保值的理论研究10
- 1.3.2 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研究10-11
- 1.3.3 我国铁矿石市场状况11-12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理论方法12-14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2
- 1.4.2 相关的理论及方法12-13
- 1.4.3 研究路径13-14
- 第二章 铁矿石供需分析及其价格规律14-25
- 2.1 铁矿石需求及价格变化基本情况14-17
- 2.1.1 世界铁矿石的供需状况14
- 2.1.2 世界铁矿石需求情况14-15
- 2.1.3 我国铁矿石产量15-16
- 2.1.4 我国铁矿石需求情况16
- 2.1.5 我国铁矿石贸易情况16-17
- 2.2 铁矿石供应价格走势及定性分析17-21
- 2.2.1 铁矿石价格趋势及其主要现象17-19
- 2.2.2 影响铁矿石价格的主要因素19-21
- 2.3 铁矿石供应价格的定量预测21-24
- 2.4 结论24-25
- 第三章 铁矿石期货市场及其对钢铁企业的影响分析25-31
- 3.1 国外铁矿石期货交易状况25-26
- 3.2 国内铁矿石期货市场现状26
- 3.3 我国铁矿石期货交易运作方式26-28
- 3.4 铁矿石期货市场的运行所起到的作用28-31
- 3.4.1 给钢铁产业参与者提供全局性的权威价格信息28-29
- 3.4.2 给钢铁产业参与者提供一种风险管理(对冲)工具29
- 3.4.3 给钢厂销售业务创新提供远期价格支持29
- 3.4.4 成为新的投资(或投机)工具29-30
- 3.4.5 引起钢铁公司业绩分化30-31
- 第四章 武钢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策略建议31-45
- 4.1 武钢股份公司简介及铁矿石使用情况31-34
- 4.1.1 武钢股份公司简介31
- 4.1.2 武钢股份 2013 年铁矿使用情况分析31-34
- 4.2 武钢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方法设计34-38
- 4.2.1 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34-35
- 4.2.2 卖出套期保值35-36
- 4.2.3 买入套期保值36-37
- 4.2.4 双向操作套期保值37-38
- 4.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铁矿石套期保值分析38-45
- 4.3.1 确定套期保值比率38-39
- 4.3.2 铁矿石原料与成品间的套利39-41
- 4.3.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铁矿石套期保值效果研究41-45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颖红;中国期货市场与市场经济[J];理论界;2000年06期
2 ;期货知识[J];中国橡胶;2000年06期
3 ;期货知识[J];中国橡胶;2000年07期
4 刘洪宇;期货市场与建立需求主导的机制型买方市场体系——三论机制型买方市场[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智全;试论新形势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与创新[J];市场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6 谢磊 ,宋雪芬;中国期货告别“冰与火”时代[J];银行家;2002年03期
7 李宗强;加快发展我国期货市场[J];理论导刊;2002年05期
8 颜波;;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展望与对策[J];市场营销导刊;2002年01期
9 廖英敏;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智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期货业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冲锋;;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展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王志椿;;我国发展期货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健;;期货市场的产生形成和作用[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4 伊志宏;;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傅晓明;崔迎秋;;从系统论看期货投机者的利润来源——兼论期货市场两类交易者的结构关系[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晓利;;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大连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情况综述[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科增;;塑料期货与现货投资成功之道[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2)[C];2009年
8 何平;周依静;;沪深300指数与股指期货日内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佘传奇;郑伟;;关于加快发展安徽期货市场的建议[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学勤;;CTA在美国[A];2009年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安明静;中国期货业构筑比较优势[N];财经时报;2001年
2 任芳;国内期货市场日渐升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代广;全球第七个白糖期货在郑商所上市交易[N];国际商报;2006年
4 李秉恒(作者单位:广西证监局);做好白糖期货上市工作[N];广西日报;2006年
5 杜颖梅 杜琴庆;白糖期货上市 糖价稳中有降[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记者 饶红浩;市场热盼白糖期货早日发挥功能[N];期货日报;2006年
7 廖英敏;走向成熟的中国期货市场[N];期货日报;2006年
8 黄庭钧 陆文军;不发展期货市场是最大的风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刘荣华;黄金期货推出正逢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金士星;业内人士热议锌期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诺;中国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杨艳军;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吴崎右;我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曹胜;中国期货公司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小艳;我国期货市场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宋承国;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马瑾;商品期货合约定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虞立戎;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吕东辉;农产品期货价格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建刚;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平;小波分析在农产品期货问题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王勇;中国期货行业市场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奚炳荣;中国期货市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D];安徽大学;2004年
4 傅钧炫;基于商品期货条件下的批发组织结构调整[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力;对我国期货市场收益与收益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扬;商品期货指数研制与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7 杨志英;期货市场逼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肖毓;我国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珊;中国农民对期货市场的运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陈勇;基于被动投资策略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7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02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