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私募股权中的估值调整协议的风险防范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私募股权中的估值调整协议的风险防范
【摘要】: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VAM),即估值调整协议,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带有强烈的博弈色彩,于是在我国又被广泛称作“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私募股权投资运作中,对目标公司进行当前价值评估是双方能否达成合意的前提条件,而问题的难点在于由于双方的利益需求不同、对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信息掌握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投融资双方往往在企业价值的评估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为了使股权投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于是投融资双方为了消除分歧,采取暂时搁置争议的办法,签订了带有估值调整条款的协议,这样既降低了投资方的投资成本,也降低了融资方的融资成本,是投融资双方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而作出的一种最具效率性的制度安排。在私募股权投资实践中,估值调整协议也因其有违反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原理之嫌以及可能损害债权人及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处于风口浪尖,成为热门话题与前沿话题。作为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第一案的海富投资案历时三年,经历了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兰州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决,终于对本案中涉及的估值调整条款的效力做了定论,但三次判决对于估值调整协议的效力认定均存在些许差异,判决的理由也不尽相同,这也反映了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于估值调整协议的性质、效力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尚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国内关于估值调整协议的相关法律研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重在私募股权中估值调整协议的理论性分析,系统性的作品还未形成,只能在一些期刊上看到少量关于估值调整协议的论文。国外对估值调整协议的研究资料很少,但是估值调整协议在国外股权投资中的应用却是非常广泛和毋庸置疑的。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在为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利益,降低自身的风险,估值调整协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的研究综合了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法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在给估值调整协议的性质下定论的时候更结合期权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在跨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同时运用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本课题。借鉴相关理论来分析估值调整协议,试图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运用于实践当中。结构上,本文以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估值调整协议第一案海富公司投资案作为切入点,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估值调整协议的产生背景及由来,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关注的重点。通过与一些典型合同进行比较,如射幸合同、附条件生效合同、借款合同,并结合期权理论,阐明私募股权中的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性质为实际上为期权合约;通过分析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运用的相关案例,厘清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效力;指出估值调整协议存在的价值和适用的理论依据,及在我国适用可能面临的法律障碍;将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相关内容与国外估值调整协议尤其是美国的相关经验进行比较;最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 估值调整 期权合约 风险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3
- 一、估值调整协议的运作模式与性质辨析13-23
- (一) 估值调整协议的含义及特征13-15
- (二) 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的运作模式15-18
- (三) 估值调整协议的性质辨析18-23
- 二、估值调整协议的理论依据和存在价值23-28
- (一) 估值调整协议的理论依据23-25
- (二) 估值调整协议的存在价值25-28
- 三、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的适用中存在的问题28-37
- (一) 我国法律的缺失导致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遇到障碍28-29
- (二) 与我国现行法律有关条款的冲突29-33
- (三) 与保护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相冲突33-34
- (四) 导致融资方盲目扩张经营规模的潜在风险34-35
- (五) 导致投资方忽略尽职调查的风险35-37
- 四、估值调整协议国内外运用现状的比较37-39
- (一) 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的运用现状37
- (二) 中外估值调整协议应用的比较37-39
- 五、估值调整协议适用中的风险防范措施39-47
- (一)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39-42
- (二) 企业自身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42-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专著类48-49
- 期刊论文类49-51
- 报纸类51-52
- 致谢52-5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符望;;对PE估值调整协议效力的再思考——从甘肃世桓“愿赌不服输”案看估值调整协议的“堵”与“疏”[J];证券法苑;2013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洪;肖东生;;中国股市A股估值过高的危害、诱因与化解路径[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债券成交弱 基金再现调估值[N];证券时报;2013年
2 珑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估值?[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郑伟征;公允价值多次引发非公允估值[N];财会信报;2008年
4 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基金经理 刘自强;估值、趋势与情绪[N];证券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券商资管估值指引出炉平抑“黑天鹅”效应[N];证券时报;2012年
6 河山;不可或缺的第三方估值制度[N];上海证券报;2012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债券成交清淡 基金被迫调估值[N];证券时报;2013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一个基本面投资者的估值探索[N];证券时报;2013年
9 卢中慧;估值的困惑(上)[N];证券时报;2003年
10 长江证券研究所 叶颂涛;医药股 估值水平仍属正常[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战篪;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新杨;我国限售流通A股估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扬;我国债券基金公允价值估值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牛聪聪;A矿业并购估值问题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3 朱子恒;明德生物(430591)投资价值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张云;论估值调整协定[D];山东大学;2016年
5 焦子键;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估值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胡晓敏;论我国私募股权中的估值调整协议的风险防范[D];山东大学;2016年
7 于秦涛;IPO估值泡沫及其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许亦东;我国PE投资Pre-IPO企业的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廖倩;我国分级基金估值方法评价及其选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柳大荣;长城公司金融不良资产估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01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10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