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非交易时段的VaR与ES测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期货市场非交易时段的VaR与ES测度研究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期货市场 非交易时段 极值理论 风险价值 预期损失
【摘要】:非交易时段累积的金融信息是影响期货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利用极值理论对交易当晚、周末假日和中长假日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VaR和ES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期货市场非交易时段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各期货市场的交易当晚、周末假日和中长假日的风险价值及其预期损失估计值均呈逐渐递增态势,这意味着我国期货市场非交易时间与非交易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即非交易时间越长,信息的累积会越多,非交易风险也就越大。总体而言,铜、橡胶和小麦市场的非交易风险较大,铝和大豆市场的非交易风险相对较小。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724.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期货交易时间的延长、在开盘之前和收盘之后的信息发布等大量事件的发生,某种程度上已改变了非交易期间可得的财经信息数量及其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商品期货均在白天交易,总交易时间尚不到非交易时段的一半。然而,很多价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庆富;仲伟俊;华仁海;刘晓星;;EGARCH-GED模型在计量中国期货市场风险价值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韩德宗;;基于VaR的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的预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3 丁秀玲;华仁海;;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与豆粕期货价格之间的套利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4 迟国泰;王玉刚;汪红梅;;基于多元GARCH-VaR的期货组合保证金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预测;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强;郝凤华;;基于GED-EGARCH模型的深圳股市风险价值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刘庆富;徐闻宇;方磊;;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假日效应研究——基于收益和波动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3 王泰强;侯光明;赵宏;;基于VaR的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风险测度研究——以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和铜期货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周圆媛;陈煜;;天然橡胶期货套利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5 沈虹;何建敏;胡小平;赵伟雄;;多尺度GARCH模型研究货币增长对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6 王周伟;邬展霞;;金融资产综合风险价值动态评估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7 徐成江;黄晓生;;大豆期货价格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动态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16期
8 钟晓兵;钟琰;;基于CVaR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任凤英;李兴斯;;基于f-散度的一致风险度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王稳;王东;;基于公司价值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检验[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杜红军;王宗军;;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与分配[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2 贾知青;庄菁;;Copula在基于M-CVaR的单期和多期投资模型中的应用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3 方毅;张屹山;;CVaR与VaR应用在RAPM进行基金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娟;中国开放式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度量[D];东华大学;2011年
2 谢凤杰;作物保险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静淼;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高志杰;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周颖;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建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荣兵;风险值VaR框架下SPAN风险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黄晓千;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和效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玉霜;不确定性需求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与契约协调[D];青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新秀;豆粕期货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莎;基于小样本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庆柏;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锦萍;基于VaR的商品期货基差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崔盼;我国权证市场风险评价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志新;基于LA-VaR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沃丹妮;基于VaR方法对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伟良;基于CVaR的动态套期保值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展英;基于多变量GARCH模型的国际金属期货市场投资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孔哲礼;棉花期货对新疆棉花产业的保障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仁海,仲伟俊;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收益的季节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02年07期
2 樊智,张世英;多元GARCH建模及其在中国股市分析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美今,王华;基于GARCH-t的上海股票市场险值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迟国泰,刘轶芳,冯敬海;基于牛顿插值原理的期货价格波动函数及保证金随动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5 朱宏泉,卢祖帝,汪寿阳;VALUE-AT-RISK的核估计理论[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2年03期
6 周少甫,杜福林;基于多元GARCH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4年12期
7 华仁海;我国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及条件波动方差的周日历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4年08期
8 王春峰,李刚,赵欣;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VaR-GARCH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9 刘庆富;仲伟俊;梅姝娥;;基于VaR-GARCH模型族的我国期铜市场风险度量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邹建军,张宗益,秦拯;GARCH模型在计算我国股市风险价值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佳;汪琼;;统计极值理论在金融风险中的运用及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6期
2 谢福座;左柏云;;基于La-Copula-EVT模型的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价值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汪朋;蔡翔云;;改进的阈值模型及其在风险价值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8年36期
4 刘晓星;邱桂华;;基于极值理论的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调整的VaR和ES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丽芳;;经调整收益率的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水平设置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04期
6 秦伟良;徐志勇;邹健;李奇松;;基于两类极值分布的金融风险度量[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任培民;何思园;赵树然;;基于半参数极值理论的高频数据风险价值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曹中;陶爱元;沈学桢;;沪深股市投资风险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期
9 肖敬红;;基于Hill估计的VaR计算——以次贷危机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孔祥芝;王延清;;基于ARIMA-GARCH模型和极值理论的中国股市风险价值度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中;陶爱元;沈学桢;;中外股指收益VAR和ES的对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于红香;刘小茂;;SV-M模型下VaR和ES估计的极值方法[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张继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期货市场的实证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2011年6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情况统计[A];2011年第五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1年
5 叶万春;;关于规范期货市场的几个问题[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王志椿;;我国发展期货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万仕全;周国华;杨柳;张渊;;南京过去100年极端日降水模拟研究[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佘传奇;郑伟;;关于加快发展安徽期货市场的建议[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冲锋;;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展望[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10 伊志宏;;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与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松 第六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的演讲稿整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服务炼焦行业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任芳 傅兴宇 彭勇;我国期货市场成功化解系统性风险[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东林;大商所新年工作定基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叶苗;大商所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突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龙昊;大幅波动将主导2009年期货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金鹏期货 孙琪琳;商品五月“开门红” 何处寻找新机会[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厥庆;尚福林:期货市场步入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N];证券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超;期货市场“望见”通胀苗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璐;天胶期货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董建业;期货市场萎靡不振 小麦丰收依旧可期[N];粮油市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斐;期货市场自律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相贤;基于极值理论的金融资产配置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刘晶;极值统计理论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4 彭选华;金融风险价值量化分析的模型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1年
5 李秀敏;极值统计模型族的参数估计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戴毓;石油期货市场波动性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梁春早;期货市场风险度量与对冲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常清;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纪彤国;期货市场微观基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彭浩;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洪阳;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与极值理论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琳;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VaR)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杨庆;上海股票市场的分形分析和风险测量模型[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4 石晶晶;基于极值理论的金融风险度量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艳;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VaR模型改进[D];辽宁大学;2009年
6 姜涛;极值理论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唐秋燕;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VaR)方法及对沪深300指数的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8 黄春花;我国期货市场交易品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戴万龙;基于模糊统计概率的期货市场多头违约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沈立晓;基于极值理论的VaR及其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51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35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