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保证金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本文选题:期货保证金 切入点:交叉保证金 出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期货保证金法律制度是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首要制度。目前,我国期货保证金监管行政化色彩过浓,静态保证金制度难以适应期货品种增多、投资者规模扩大的现状,场外交易中的履约保障安排遭遇破产法、担保法的挑战。改革路径上,应在遵循审慎原则和机会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保证金监管主体地位,逐步建设动态交叉保证金制度,并构建与民商法体系协调的场外交易担保规则。
[Abstract]:The legal system of futures margin is the primary system of risk management in futures market. At present, the supervision of futures margin in our country is too administrativ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static margin system to adapt to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futures and the expansion of investor scale. The performance guarantee arrangement in over-the-counter transactions is challenged by bankruptcy law and guarantee law.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and minimization of opportunity cos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main body status of margin supervision with futures exchange as the core,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and minimization of opportunity cost. Gradually build the dynamic cross-guarantee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over-the-counter guarantee rules coordinated with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ystem.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FX022)
【分类号】:D922.29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康;徐毅;;我国期货结算机构设置与中央对手方设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斌;建立和完善我国期货保证金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蒋贤锋;史永东;李慕春;;期货市场保证金调整的市场风险控制作用及制度改革——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2期
4 张健华;贾彦东;;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5 王国顺;机会成本的内涵及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J];技术经济;1999年03期
6 刘燕;楼建波;;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解释——以合同为中心[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7 岳彩申;张晓东;;金融监管制度发展的新趋势——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的分离[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鲍建平;国内外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9 范玉良;;期货市场流动性、波动性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方芳,牛文通;浅析期货保证金的法律性质[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栋强;常清;;中美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差异性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侯隽;;有偏型EWMA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04期
3 王丹;叶志钧;;我国期货交易所主要制度关系透析[J];财会月刊;2006年05期
4 叶志钧;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模型及其应用[J];改革与战略;2005年08期
5 黎金荣;;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与立法建议[J];西部论坛;2012年04期
6 饶洪琳;叶雄辉;;基于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霍洪涛;;论证券交易所对场外业务的介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卢玉婷;;从金融监管视角探析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J];朝阳法律评论;2012年02期
9 邓吉宁;;人民银行在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金融评论;2013年04期
10 王娇莺;;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双边履约保障法律机制分析——以CSA机制为中心视角[J];金融论坛;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岚;林兆昌;陆经纬;李昭华;;证券市场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合规风险防范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俊涛;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戴毓;石油期货市场波动性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温观音;论金融期货风险的法律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徐毅;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蒋舒;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者互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汪琛德;境内推出股指期货关键技术与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莹;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周颖;期货交易风险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冷平生;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哲斌;制约我国企业套期保值绩效的制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李燕林;期货交易保证金模型评价及最优比例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4 陈加;期货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浦江;期货透支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叶志钧;上海期交所燃料油期货的功能与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海旭;美国期货投资基金运作与监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廖宗武;期货动态保证金结算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闫建;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张振;中美玉米期货市场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翔;期货交易的风险保证金(SPAN)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2 徐国祥,吴泽智;我国指数期货保证金水平设定方法及其实证研究——极值理论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3 赵燕;李月环;;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36期
4 杨光;张志勇;;期货市场投资者行为与价格波动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冯果;洪治纲;;论美国破产法之金融合约安全港规则[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6 楼建波;刘燕;;情势变更原则对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基础的冲击——以韩国法院对KIKO合约纠纷案的裁决为例[J];法商研究;2009年05期
7 楼建波;;场外衍生品交易担保之信用支持制度研究——以“海升—大摩案”为分析蓝本[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8 王e,
本文编号:1574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157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