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探析
本文选题:企业合并 + 或有对价 ; 参考:《财会月刊》2016年31期
【摘要】: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对或有对价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统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或有对价安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现金结算的业绩承诺补偿,二是以股份结算的业绩承诺补偿。本文以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为例,从或有对价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收到补偿三个方面指出现有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发现:或有对价协议的性质类似于期权,或有对价的本质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所以应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而且可借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或有对价进行估值。
[Abstract]:In accounting practice, the accounting method of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is not uniform and has strong arbitrarines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re are generally two forms of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arrangement, one is to compensate the performance promise of cash settlement, the other is to compensate the performance promise of stock settlement. Taking Fangzheng Securities acquisition of ethnic Secur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methods of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itial confirmation of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follow-up measurement, and receipt of compens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ature of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agreement is similar to that of option, or the nature of consideration accord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asset, so it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financial asset, and the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can be estimated by using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
【作者单位】: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F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生;;论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公平性[J];西南金融;2006年06期
2 李晓莉;;从市场层面看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问题——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阶段G股的市场表现认识对价的特征[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明,尉桂华,周卉;有关股权分置对价确定方法的讨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蒋丽;;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5年05期
5 金明琦;;支付对价后股市走向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23期
6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解析[J];财经科学;2006年01期
7 刘中学;;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理论思考[J];特区经济;2006年01期
8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股权分置改革均衡对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9 杨洁;;浅析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及其会计处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10 牛力娟;周淼;;正确理解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概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丁志国;苏治;杜晓宇;;股权分置改革均衡对价[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德智;应益荣;;对价博弈:中小投资者的纳什均衡分析[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海洋;;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一个理论模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靳庆鲁;原红旗;;公司治理与股改对价的确定[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5 吴文锋;徐晓慧;吴冲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艺璇;美国合同法中的允诺禁止反悔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龚瑛玉;Haircut-VaR模型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价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李贤;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算法比较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陈琳;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分析[D];厦门大学;2005年
5 周彪;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赵伟;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杨;股权分置对价方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赵传勇;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合理性研究[D];重庆工学院;2007年
9 赵煜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支付对价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金窑;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比率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3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03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