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期货市场促进我国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期货市场 + 粮食生产 ; 参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摘要】:土地、资金和技术要素不足、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效率低下等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提出以粮食期货市场为手段,以促进农户粮食增产增收为目标,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探索在促进粮食生产环节中如何利用粮食期货市场,这对于突破传统的研究粮食问题的思路,用新的角度来研究促进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Abstract]:The shortage of land, capital and technical factors, the small scale of operation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restrict the grain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grain futures market as a means and promoting the increase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ncome of farmers as the goal,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grain futures market in promoting grain production, which will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studying grain problems. It is innovative to study the promo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from a new angle.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粮食期货市场与我国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FJJ032)
【分类号】:F724.5;F3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东辉;张郁;张颖;;粮食主产区培育农民期货合作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2 贾月梅;张翠翠;;间接广泛利用期货市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正在;农产品期货市场经济功能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琳;我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昌盛;;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研究[J];中国产业;2010年07期
2 魏振祥;;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模式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建伟;;影响棉花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12年10期
4 李建伟;桑虎;;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价格月刊;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继承;彭立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军;玉米期货市场对新疆玉米产业保障作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高勇;基于中国期货市场的加工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祁民;国际视野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丁文斌;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耀辉;我国小麦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新乾;我国大蒜价格波动原因分析及政策调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董珊;中国农民对期货市场的运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韩杨;大连豆类期货功能发挥与大豆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5 赵建刚;基于“三农”问题的期货市场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邹尔康;我国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自珍;基于神经网络的期货价格预测与模型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颖;基于主成分—神经网络的农产品期货预测研究及模型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晓雪;大豆加工企业应对大豆价格风险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阮姗;粮食期货价格形成中投机因素辨识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东;试析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与调控对策[J];长白学刊;1996年01期
2 吴坚,胡茂刚;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与期货法制创新[J];财经科学;2002年03期
3 周渊;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岳顺之;论农产品成本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东岳论丛;1998年01期
5 李文生;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邓学衷,宾建成;期货市场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J];广西商专学报;1997年02期
7 刘满平,张学武,何晓英;我国近十年价格波动分析及未来价格趋势预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10期
8 韩志荣;农产品价格变动对物价总指数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5年03期
9 许经勇;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根源在于信息偏差[J];经济纵横;1996年06期
10 姜辉;对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思考[J];金融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彩明;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及完善建议[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5期
2 ;朱昒基谈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J];四川政报;2001年02期
3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湘潭县农业局改革纪实[J];红旗文稿;2004年12期
4 全若谷;;江西省产粮大县生产的粮食与财政经济状况的关联分析[J];当代财经;1993年07期
5 ;童万亨副省长在全省农业局长会议上讲话强调 粮食生产要稳定发展 农民收入要不断增加[J];福建农业;1994年04期
6 黄世贤;浅谈粮丰与民富并举[J];长白学刊;1996年04期
7 ;2004中国农业告别徘徊[J];现代农业装备;2004年12期
8 周莹;方朝明;;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沈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06年01期
9 马丽娜;;新农村视角下的期货市场功能缺失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4期
10 金明强;;改革我国粮食生产社会环境模式的思考[J];经济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岩市物价局课题组;;关于龙岩市近年粮食生产及价格的调查与思考[A];价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赵予新;;农业资源与粮食生产协调发展研究[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翟荣新;刘彦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优化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谦;;云南省漾濞县农民收入现状探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吕立刚;石培基;潘竟虎;曾翠萍;;甘肃省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郭向荣;孙新华;曹志平;苏彪;杨琳;;益阳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A];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10年
7 《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料整合研究》课题组;张振国;丁国光;史卫;赵云旗;;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A];财政直补粮食生产资金整合研究报告[C];2011年
8 王东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市场开拓[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罗学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谈[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现代化——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王秀萍;粮食生产破百亿 农民收入增一成[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2 记者 张莉;惠农措施提振粮食期价作用待观察[N];新农村商报;2008年
3 记者 张毅 冯华;粮食生产实现“双增双超”[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董馨;春耕生产要立足抗旱保苗[N];长春日报;2009年
5 记者 秦德胜;粮食生产:三增 高效农业:提速[N];绍兴日报;2006年
6 记者 王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N];盘锦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凤霞;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石秀诗莅周调研粮食生产情况[N];周口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何红卫;夯实设施 确保面积 提升产能[N];农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米厚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节节攀升[N];山西日报;2005年
10 杨兴文;黑土高奏丰收曲[N];哈尔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王川;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侯明利;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忠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占金刚;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及体系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林;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朱颖;我国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予琦;陕县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刘俊杰;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3 吴锐堂;我国农业补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高斌;中国农产品期货对农业波动性、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红岩;泰安农民收入特点和园艺业对增收的作用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6 潘维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辉;淮安市楚州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及新时期增收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陈波;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规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陈景红;河南省农民收入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德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44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204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