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制度:路径演进、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08 07:04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制度:路径演进、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挂牌,这标志着中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正式诞生,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迈出了从原始的简单股票交易向衍生品交易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金融业从传统的金融业走向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一步。对于市场议论已久的股指期货,人们有众多期盼也有无限忧虑,众所周知的一点是,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稳定市场也可能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风险。 本论文所强调的是,必须认识到股指期货是一种高风险的交易工具,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股指期货。我们需要借鉴境外市场在重大风险事故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一套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风险控制制度,尤其是针对期货公司和券商的风险控制制度。 本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定义、特点,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风险以及作为一线监管机构(交易所)而言应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梳理了有关风险以及风险防范的研究文献。其次,通过介绍与股指期货相关的典型风险案例,研究了在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风险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过程。再次,比较了全球主要市场中有关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制度,作为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有益借鉴。最后,重点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通过借鉴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 风险控制制度 87股灾 巴林银行事件 保证金制度 价格限制 持仓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前言7-9
- 1.1 选题背景7
-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7-8
- 1.3 论文创新点8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8-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9-23
- 2.1 概念框架9-14
- 2.1.1 股指期货9
- 2.1.2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9-10
- 2.1.3 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10-11
- 2.1.4 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11-14
- 2.2 有关期货市场风险与风险控制的文献综述14-23
- 2.2.1 到期日效应14-15
- 2.2.2 月末效应15-16
- 2.2.3 保证金理论16-19
- 2.2.4 有关价格限制的理论19-23
- 第三章 基于风险事件的风险控制制度演进过程23-33
- 3.1 87股灾后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23-26
- 3.1.1 87股灾的过程23
- 3.1.2 有关87股灾的原因争议23-24
- 3.1.3 股指期货风控制度在87股灾后的完善24-26
- 3.2 巴林银行事件26-28
- 3.2.1 巴林银行事件的经过26
- 3.2.2 巴林银行事件的原因26-27
- 3.2.3 对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制度的改进27-28
- 3.3 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28-30
- 3.3.1 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过程28-29
- 3.3.2 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带来的风险控制启示29-30
- 3.4 "327"国债期货事件30-33
- 3.4.1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过程30-31
- 3.4.2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原因31-32
- 3.4.3 "327"国债期货事件后我国期货市场风控机制的完善32-33
- 第四章 风险控制制度的国际比较33-50
- 4.1 保证金制度33-37
- 4.2 价格限制37-40
- 4.3 持仓限额40-41
- 4.4 最后交易日、交割结算日和交割结算价41-44
- 4.5 结算担保金44-50
- 第五章 中国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制度设计探讨50-60
- 5.1 合约标的的选择50-53
- 5.1.1 流动性50
- 5.1.2 抗操纵性50-53
- 5.2 保证金设置53-57
- 5.3 价格限制与持仓限制57
- 5.4 到期日与交割结算价57-58
- 5.5 结算担保金58
- 5.6 会员分层58-60
- 结语60-61
- 附录61-63
- 注释63-64
- 参考文献64-66
- 后记66-6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旭光;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制度:路径演进、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35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