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商品期货市场中主动型与被动型交易策略

发布时间:2017-08-02 14:19

  本文关键词:商品期货市场中主动型与被动型交易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商品期货 期货风险溢价 产出率策略 动量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商品期货市场中的风险溢价,提出并研究了一系列期货交易策略。首先,本文将期货收益分解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即期溢价和期限溢价。其次,我们建立了两个被动型交易策略,能够分别体现即期溢价和期限溢价水平。再次,我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期货产出率包含能够预测即期溢价和期限溢价波动的信息;而基于前人在股票和期货市场中提出的动量交易策略,我们认为过去的收益率中包含对未来收益率具有预测作用的信息。因此,我们分别建立了商品期货的产出率策略和动量策略,以期望能够合理利用产出率和过去收益率对未来价格波动的预测能力,得到优于市场的策略。 研究结果显示,在我们选取的11个商品期货品种中,两个被动型交易策略均无法跑赢市场。对于产出率策略,基于产出率对即期溢价的预测能力而建立的策略能够产生正的平均收益率并跑赢市场,即能够产生超额收益;而基于产出率对期限溢价的预测能力而建立的策略无法跑赢市场,因此该策略产生的正收益来自于其承担的超额风险。对于动量策略,我们的基本方法是做多过去几个月平均短期收益率高的品种、做空过去几个月平均短期收益率低的品种。结果显示,商品期货市场中的动量策略能够产出正的平均收益率并跑赢市场,,即能够产生超额收益。最后,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再一次证实了我们的结论。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股票市场的交易策略,基于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策略相对较少,其中基于中国市场的期货交易策略研究更少。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商品期货 期货风险溢价 产出率策略 动量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5
【目录】:
  • Abstract9-10
  • 摘要10-11
  • Introduction11-13
  • 1 Literature Review13-19
  • 1.1 Theory of storage13-14
  • 1.2 Futures yield14-15
  • 1.3 Risk premiums and passive trading strategy15-16
  • 1.4 Active trading strategy16-17
  • 1.5 Sources of excess returns17-18
  • 1.6 Summary of literature review18-19
  • 2 Data19-20
  • 3 Methodology20-26
  • 3.1 A decomposition of futures returns20-22
  • 3.2 Basics of active trading strategy22-24
  • 3.3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excess returns24-26
  • 4 Passive trading strategies26-31
  • 4.1 Portfolio construction26
  • 4.2 Results of passive trading strategy26-29
  • 4.3 Alphas of CAPM and Multi-factor models29-31
  • 4.4 Summary of passive trading strategies31
  • 5 Active trading strategies31-43
  • 5.1 Futures yield based strategy31-39
  • 5.1.1 Summary statistics for futures yield31-34
  • 5.1.2 Predictability of yields34-36
  • 5.1.3 Portfolio construction36-37
  • 5.1.4 Results of yield based strategy37-39
  • 5.1.5 Summary of yield based strategy39
  • 5.2 Momentum strategy39-43
  • 5.2.1 Portfolio construction40-41
  • 5.2.2 Results of momentum strategy41-43
  • 5.2.3 Summary of momentum strategy43
  • 6 Robustness test43-52
  • 6.1 Sub-period tests43-49
  • 6.2 Transaction costs49-52
  • Conclusions52-54
  • Bibliography54-57
  • Acknowledgements57-58
  • 附件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秋明;胡聪慧;燕翔;;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J];财经研究;2014年02期

2 尹力博;韩立岩;;大宗商品战略配置——基于国民效用与风险对冲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3 何诚颖;陈锐;蓝海平;徐向阳;;投资者非持续性过度自信与股市反转效应[J];管理世界;2014年08期

4 王静;;浅析动量效应的收益来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07期

5 李劲;;经济下行风险下的地产行业决策与应对分析[J];工程经济;2015年04期

6 卢文伟;;影响股价波动之结构性因子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12期

7 余秋玲;朱宏泉;;宏观经济信息与股价联动——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8 鹿坪;姚海鑫;;投资者情绪与盈余错误定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年03期

9 徐辉;廖士光;;上海股票市场风险水平与结构问题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8期

10 林煜恩;陈秀玲;池祥萱;;共同基金流量具有信息内涵吗?[J];经济研究;201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秋玲;朱宏泉;;宏观经济信息与股价联动——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量化投资:从行为金融到高频交易[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广;基于PCM方法的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能力及资产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孙文松;中国商品期货定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岚;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上投资者异质性及其投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张恒;资源类大宗商品战略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6 卢文伟;经济短周期背景下股价波动的行业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曹征;复杂信息下知情交易者投资反应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饶越;股指期货及其交易机制调整对期现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吴亚军;基于非线性方法和VaR的均线交易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冠英;我国股票市场资产定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的投资价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樊华华;基于成交量的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姜杨;我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鹏飞;中国股市动量交易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腾雪菲;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与业绩的关系[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季佳;媒体信息内容与中国股市中的股票收益的关系[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麻春楠;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黄超;我国A股主板市场动量与反转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兰俊;中国股市中小板市场反转效应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吴将政;传统风险补偿因子能解释动量效应吗?[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9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09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