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基于我国国债期货定价基础的CTD基差套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6:27

  本文关键词:基于我国国债期货定价基础的CTD基差套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持有成本 利率期限结构 CTD 基差 交割期权


【摘要】:国债期货作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重要的创举,未经推出就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债期货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3.27”事件分析成因,并从制度和交易结构方面提出建议,防范国债期货本身的风险。本文从国债期货定价理论基础出发,实证研究了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和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利率期限结构定价模型比持有成本定价模型更加准确,而利率期限结构定价模型中的两因素模型比单因素模型的准确性更高。持有成本定价模型没有考虑到交割期权的价值,依据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得到的国债期货理论价值减去国债期货实际价格,两者之差就是交割期权的价值。本文在实证部分用两资产交换期权定价模型给国债期货交割期权定价,结果也进一步支持了原先的理论,交割期权的价值大致与持有成本模型与国债期货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值。文中最后在实证部分分析了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以及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国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中期和长期利差显著负相关。由于国债期货不同于其他期货的重要特点就是它可交割券很多,空头可以任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可交割券进行交割,即CTD券交割期权正是由此而产生的。本文介绍了确定CTD券的方法:隐含回购率法和最小基差法,对这两者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确定的CTD券的顺序是相通的。在定价的基础上检验我国CTD券的基差套利机会,结果显示我国国债期货基差有缩窄趋势,应该卖空基差。
【关键词】:持有成本 利率期限结构 CTD 基差 交割期权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5;F81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1. 引言6-13
  • 1.1 问题引入6-7
  • 1.2 文献综述7-11
  • 1.3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11-12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12-13
  • 2. 我国国债期货概述13-20
  • 2.1 我国国债期货历史发展和现状13-14
  • 2.2 国债期货合约设计和交易结构14-16
  • 2.3 CTD券16-20
  • 3. 国债期货定价理论和CTD基差套利20-26
  • 3.1 国债期货定价理论20-23
  • 3.2 CTD基差套利23-24
  • 3.3 变量估计24-26
  • 4. 国债期货定价方法和CTD基差套利实证研究26-39
  • 4.1 CTD券的确定和性质26-30
  • 4.2 国债期货定价30-32
  • 4.3 国债期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32-37
  • 4.4 CTD基差套利37-39
  • 5. 结论和建议39-41
  • 附录41-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秦;教你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系列之二 美国国债期货定价原理[J];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03期

2 苏秦;教你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系列之三 美国国债期货定价原理(二)[J];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05期

3 苏秦;教你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系列之四 美国国债期货定价原理(三)[J];中国外汇管理;2004年06期

4 ;恢复国债期货的条件尚未成熟[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2期

5 高伟;恢复国债期货 规避利率风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6 张超;恢复国债期货势在必行[J];中国金融电脑;2005年02期

7 徐寿福;我国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5年01期

8 李永进;陶田;;对我国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6年01期

9 王立荣;;国债期货恢复时机日渐成熟[J];投资北京;2006年04期

10 林薇;;关于恢复我国国债期货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s,

本文编号:610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10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