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海域资源 价值评估方法 旅行成本法 条件价值法 选择实验法 文献综述
【摘要】: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很多,不同方法适合评价不同资源的不同价值,当前因方法有效性、可靠性不强或选取、使用不当导致的研究结果差异大、可比性差、可信度低等问题非常突出。本文以评估方法为主线,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域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总结了广泛使用的各种贴现现金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其代表性研究。认为未来研究者可以从注重跨学科方法和实物期权方法的使用、重视动态评估、用客观方法确定遗产价值等方面努力,以探寻最适合评估对象的方法。研究可为改进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提高评估有效性和可信度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有助于深化海域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海域资源 价值评估方法 旅行成本法 条件价值法 选择实验法 文献综述
【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编号:AOCZDA201206) 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实物期权法在青岛海岸带生态保护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3-B-49) 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2011计划)资助
【分类号】:P74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是海洋经济大国,但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资源价格过低导致的海域资源开发利用低效、无序现象严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提出要深化包括海域资源在内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肖建红;陈东景;徐敏;于庆东;;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估——以江苏省两个典型工程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3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环境选择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5 张翼飞;赵敏;;意愿价值法评估生态服务价值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及实例设计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11期
6 王丽;陈尚;任大川;柯淑云;李京梅;王栋;;基于条件价值法评估罗源湾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7 石洪华;郑伟;丁德文;吕吉斌;张学雷;;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以桑沟湾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8 潘怡;叶属峰;刘星;仵彦卿;;南麂列岛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9 王斌;杨校生;张彪;张灿强;杨艳刚;魏斌;格日乐图;;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J];湿地科学;2012年01期
10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贤政;马中;李进华;;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贾艳琴;;CVM在崆峒山非使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3 张苏玮;;漳浦县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恢复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4 张建芬;;新郑市林地变化及其对生态价值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5 戴文远;杨扬;;闽清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生态服务价值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6 涂波;廖和平;;生态补偿在征地补偿中的缺失及补偿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7 魏波;张建新;吴绍华;;农用地生态功能价值的评估——以宜兴农用地系统固定CO_2释放O_2生态价值评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8 刘向华;;选择生态系统核心服务功能标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9 刘向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困境的经济学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10 白景锋;欧维新;;盐城海岸带湿地生态经济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阮俊杰;王卿;沙晨燕;;上海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鹏;廖连招;汤坤贤;;基于遥感与GIS的厦门市陆地生态资产评估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许丽忠;钟满秀;韩智霞;胡军;黄梅芬;张江山;;环境资源价值CV评估的后续确定性问题有效性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沈蔚;彭光雄;;湖南省生态资产遥感测量与GDP空间分布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7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8 陈尚;;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杜群;;生态保护及其利益补偿的法理判断——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法理解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铁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述评——兼论流域生态系统管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熊李虎;鸟类及其群落对崇西湿地生态恢复和生境重建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易军;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柳州市生态用地规划布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建军;涨渡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姚小立;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田卓林;大连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锁;合肥高校绿地景观格局和生态效益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唐君;基于产品属性偏好的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霍军;海域承载力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小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秋艳;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坚;刘国道;李雪枫;郇树乾;付玲玲;罗瑛;;海南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郑建伟;田庆久;郑光;陆应城;;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3 胡小婵;高宏华;;海南岛热带天然林概况及其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4 徐中民,张志强,苏志勇,程国栋;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总经济价值——条件估值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5 陈锋;陈伟琪;王萱;;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湾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货币化评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6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尹剑慧;卢欣石;;草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研究[J];草地学报;2009年02期
9 吴玲玲,陆健健,童春富,刘存岐;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10 张文广;胡远满;刘淼;杨兆平;常禹;李秀珍;杨孟;问青春;;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小珍;龚正;张敏红;郭旭;胡晓虹;;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桂玲;中国近海部分海域溶解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李耀鼎;不确定条件下的船舶投资决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良波;渤海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及环境容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王静;海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金泉;基于CVM的黄山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康;;滨海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政策运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5期
2 陈浮;舟山群岛海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01期
3 赵玉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综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2期
4 于广琳;;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 从源头防治腐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2期
5 陈艳;;我国海域资源利用问题的根源剖析及解决途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郭刘晟;刘国辉;;推进海域资源市场配置 打造管海用海阳光平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10期
7 钟跃林,欧明莺,黄发明;莆田市秀屿区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管理[J];福建地理;2003年03期
8 程建新;;团结奋进 开拓创新 推动“两沙”海域综合管理新跨越[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S2期
9 张良;;江苏省管“两沙”海域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8期
10 郑冬梅;;海洋保护区生态损害的评估方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庆生;郭秀军;樊玉清;贾永刚;;近海浅层工程勘察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华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的海洋资源开发[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3 刘康;;海域承载力本质及内在关系探析[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强 沈乾生 沈丽煌;用海乱象少了 海域资源活了[N];闽南日报;2010年
2 张宏声;搞好海洋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记者 韩倩;全力支持北海科学有效使用海域资源[N];北海日报;2011年
4 刘真;漳州在沿海各县(市)全面推行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N];中国海洋报;2009年
5 王平 赵明利 谢健;提高对区域用海规划的认识[N];中国海洋报;2009年
6 曹彩容;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在海域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N];中国海洋报;2007年
7 朱瑞良邋通讯员 王磊 雷晓燕;天津市确定新的海岸线[N];中国海洋报;2007年
8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 卢江宁;海域管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中国海洋报;2008年
9 王平 赵明利 谢健;做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工作[N];中国海洋报;2009年
10 陈鸿和;浅谈海域使用项目的执法检查[N];中国海洋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山;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与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学良;海域有偿使用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倩;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对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黄自强;大开发背景下南沙区海域管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章任群;基于地理空间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袁延冰;海域使用论证制度的实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张武根;海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薛峰;青岛薛家岛岸线及海域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金秋;中国海域使用中填海造陆变化特征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0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