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的条件、机制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04 00:15

  本文关键词: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的条件、机制和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债券市场 境内债券 公司债券 直接金融 央行政策 实体经济


【摘要】:长期以来,债券市场一直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间进行交易和活跃流通,直接金融因其起步发展时间晚,法律政策及国家调控的缺陷,没有形成与债券的交易结合,这给实体企业的投融资带来了高成本、高壁垒的境况。在2014年一系列直接金融和债券市场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对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进行实证模拟式探索,旨在探索其可行性,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引导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的杠杆性和可靠性;二是重新谈判与清算问题;三是推进直接金融市场的公司券期权。
【作者单位】: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藏民族大学;
【关键词】债券市场 境内债券 公司债券 直接金融 央行政策 实体经济
【基金】:2015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D04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JM2-713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债券的发行与流通也只占据微小部分,并且基于其特殊性,不能大步地开放。同间接金融相比较,直接金融依然没有占据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银行贷款占GDP比率在2001—2003年每年呈现10%的增幅比例,最近十年来,中国GDP的突飞猛进也主要依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2 李侠;;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要在“调结构”中担当重任[J];中国金融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彦琦;;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2 沈钦华;谈儒勇;金晨珂;;信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多层次视角的VAR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3 陈凯;赵晓菊;;经济增长模式、银行类型与盈利优势[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4 刘金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8期

5 廖海波;;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融资工具:集合信托债权基金[J];财会月刊;2011年17期

6 贾康;刘军民;;政策性金融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7 刘湘云;刘溪;;演化博弈视角下区域金融差异性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8 陈享光;袁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9 肖梅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11期

10 冉光和;吴昊;邵腾伟;;金融支持与产业集群发展:西部三省(市)的经验证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顺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王翔;李凌;;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两难选择吗[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傅亚平;;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f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Western China[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4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莹;财富资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闫海洲;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王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马登科;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扬;中小企业零售信贷模式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席建成;陕西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曹明;中国金融脆弱性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D];西北大学;2011年

4 何晓静;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的金融结构支持: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付丹;广东省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宋陈鸽;甘肃省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最优融资模式结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碧波;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余朝锋;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卢晔;我国京沪深三地金融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差异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2 程建胜;我国融资总规模研究[J];金融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骏;规范发展直接金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61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1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