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期货论文 >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2:35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票收益互换 做市商 股权联结互换 互换市场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逐渐加强。当今金融工程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分别是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互换交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互换工具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可以满足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在降低融资成本、套期保值、股权融资等多方面的需要。金融互换交易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可以满足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在这几方面的需要。金融互换与期货、期权相比,其投机性低、风险相对小。在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中国券商们的金融创新在不断进行。从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出发,,推广股票收益互换业务,鼓励企业利用互换市场进行融资和调整负债机制等,将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券商提供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并有利于增强整个金融体系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活跃金融市场。股票收益互换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产品,对其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是很必要的。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介绍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基本理论概念,然后阐述中国股票收益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全球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最后对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如何促进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第一部分阐述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相关理论,即股票收益换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作用和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又分为三小部分进行叙述。首先介绍了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背景,其次介绍了在中国的运行现状,最后阐述了中国股票收益换业务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全球市场上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背景与运行现状。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条件与背景,然后通过对全球股权联结互换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出其特点,最后分析其对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启示。第四部分预测出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为促进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收益互换 做市商 股权联结互换 互换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0.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2
  • 0.1.1 研究的背景10-11
  • 0.1.2 研究的意义11-12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4
  • 0.2.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0.2.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0.3 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框架14
  • 0.4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14-16
  • 0.4.1 本文的难点14-15
  • 0.4.2 文章的创新之处15-16
  • 1 股票收益互换的相关理论16-20
  • 1.1 金融互换理论16
  • 1.2 股票收益互换原理16-18
  • 1.2.1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含义16-17
  • 1.2.2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特点17
  • 1.2.3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操作模式17-18
  • 1.3 股票收益互换的作用与意义18-20
  • 1.3.1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作用18-19
  • 1.3.2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意义19-20
  • 2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28
  • 2.1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背景20-21
  • 2.2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的运行现状21-25
  • 2.2.1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运行机制21-22
  • 2.2.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收益互换业务分析22-25
  • 2.3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25-28
  • 2.3.1 主要制约因素25-26
  • 2.3.2 原因分析26-28
  • 3 全球市场上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启示28-38
  • 3.1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产生背景28-29
  • 3.1.1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产生的公共环境28
  • 3.1.2 股票收益互换业务产生的市场环境28-29
  • 3.2 全球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现状29-36
  • 3.2.1 全球市场上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现状29-36
  • 3.2.2 全球市场上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特点36
  • 3.3 全球股票收益互换业务对中国的借鉴36-38
  • 3.3.1 支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36
  • 3.3.2 重视产品本身的设计36-37
  • 3.3.3 完善信息披露与市场监管37-38
  • 4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38-42
  • 4.1 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的发展趋势38-39
  • 4.1.1 产品衍生化38
  • 4.1.2 监管国际化38
  • 4.1.3 参与者专业化38-39
  • 4.1.4 合约标准化39
  • 4.2 推进中国股票收益互换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39-42
  • 4.2.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39
  • 4.2.2 加强监督与管理39-40
  • 4.2.3 培育更多优秀做市商40
  • 4.2.4 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与保护40
  • 4.2.5 培育和发展原生金融市场40-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7
  • 致谢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浅议我国金融互换市场的发展前景[J];福建金融;2001年12期

2 谭中明;姚梦娜;;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形成、传导及防范[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3 陈纲;;金融互换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3期

4 刘京京;;刍议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23期

5 夏国风;;创新投资基金品种 引入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基金[J];财务与会计;2006年04期

6 谢德城;;金融衍生品合约公平性问题的法律浅析——以合同为中心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7 胡妍;;对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年01期

8 荣妍清;;论金融衍生品风险与防范[J];商;2013年23期

9 李志武,刘镭;一项金融创新工具——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10 叶中行;庄瑞鑫;;总收益互换定价[J];应用概率统计;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645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45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