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浆纸供应链协同决策的三阶段期权博弈模型
本文关键词:林浆纸供应链协同决策的三阶段期权博弈模型
【摘要】:在林浆纸供应链的发展中,营林企业与制浆造纸企业的紧密合作是实现供应链稳定的关键。笔者在考虑林浆纸供应链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实物期权理论构建营林企业与制浆造纸企业的Stackelberg期权博弈模型,并对营林企业期权定价决策、制浆造纸企业的期权购买决策和执行决策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实物期权契约可以保证制浆造纸企业的原料供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营林企业的风险,增加营林企业的利润。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林浆纸供应链 期权博弈 实物期权 协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5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32B0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B630033)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101105C)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932)
【分类号】:F224;F426.83
【正文快照】: 在林浆纸供应链中,由于土地购置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较大等因素,营林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与规模较大、资金较充足的制浆造纸企业合作,降低运营风险。而为保证生产的连续与稳定,制浆造纸企业也必须通过与上游营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智光;;林业产业管理的新动态:林业绿色供应链[J];林业经济;2008年12期
2 张浩;张智光;;林业供应链管理研究评述[J];林业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3 焦媛媛,韩文秀,杜军;确定最优轮伐期的实物期权方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智光;杨加猛;谢煜;陈岩;;中国林纸一体化进程:实施、研究与政策[J];中国造纸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颖;吕洁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2 张智光;姚惠芳;;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绿色共生特性和5R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张智光;达庆利;;过程-路径-层次三维集成管理控制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朱颖;吕洁华;;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提升[J];中国农机化;2011年03期
5 朱颖;吕洁华;;基于供应链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经济论坛;2011年08期
6 朱颖;吕洁华;;基于供应链的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经济师;2011年06期
7 郑庆华;张智光;;林业物流的管理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8 张浩;张智光;;林业供应链管理研究评述[J];林业经济问题;2010年05期
9 张智光;;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J];林业科学;2011年02期
10 李子敬;张守攻;孙晓梅;陈东升;李忠国;;用实物期权法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的最优轮伐期[J];林业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智光;;林纸一体化的绿色共生型供应链模式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辉鹏;温德华;;生态补偿视角的林业低碳产业供应链创新模式初探——对黄冈市林业产业调查的分析[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军;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毓剑;基于网络化的林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子敬;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郑庆华;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任豪祥;林产品物流仓单质押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松丹;短周期人工用材林合理采伐年龄综合决策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李长青;不确定条件下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的理论与实施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叶绍明;广西桉树工业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马永亮;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定价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陈东升;落叶松人工林大中径材优化经营模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艳荣;新平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开军;林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生态影响后评价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许洁;纸浆价格变动对造纸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源渊;人造板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及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月眉;林纸一体化经济价值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孙社祚;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D];河海大学;2006年
7 魏均;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林业投资项目评价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徐延宾;论实物期权法在企业投融资决策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9 华玲;实物期权在IT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劳彬;基于期权理论的房地产企业土地开发和市场交易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民达;我国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华纸业;2004年02期
2 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二)——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J];中华纸业;2005年07期
3 康向阳;;我国“林纸一体化”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J];中华纸业;2007年04期
4 陈奇志;;生态建设和环保提速下的我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J];中华纸业;2008年13期
5 顾民达;;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J];中华纸业;2008年19期
6 孟宪平;;用绿色产业大循环的思路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建设[J];中华纸业;2009年17期
7 ;中国急需实施重组纸业的国家战略——对中国纸业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J];中华纸业;1999年02期
8 孙广生;王雁;;循环经济的微观组织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仲崇文;曹华;;人工用材林的产业链化经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10 王冬冬,达庆利,张钦;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容宁;营林项目风险评估、决策与防范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远征;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里克;舒华英;;实物期权与传统投资决策理论的对比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6年10期
2 周洪刚;论技术创新的“三元并联动态”主体系统[J];科学管理研究;1997年05期
3 纪国涛,张青山;关于企业自组织及对环境自适应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1999年04期
4 李永安;张明理;杜翠芳;刘学刚;;光子晶体的自组织特性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5 李兆友;论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协同[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年02期
6 胡振宇,林士敏;基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的协同交互式远程教学技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7 牛芳;论对立统一规律与差异协同律的关系[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吴杰;胡达沙;李勇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资源协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1期
9 伍恒,张卫民,王靖;软件的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梅;孙长雄;;期权博弈理论在R&D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模式[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尹建华;苏敬勤;;基于协同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3 齐显龙;;护肤品和外用药协同使用[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忠;胡运发;;基于性质语意的协同方法[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建功;何正林;;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和MC方法的投资项目评估[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才宏;;航母编队电子战系统技术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樊霞;刘西林;;实物期权在企业资本预算决策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胡宏力;;电子市场与电子层级结构的矛盾与协同[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蒋德权;;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来自实物期权思想的新视角[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齐永兴;韩英;;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优势[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生;联想手机:协同PC效应[N];中国企业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朱杰;上海协同有资金才能多切蛋糕[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马文方;微软泡在协同里[N];计算机世界;2002年
4 项建新;协同PC联想手机半年实现盈利[N];中国企业报;2002年
5 风荷;协同SCM的启示[N];国际商报;2002年
6 风荷;协同SCM的启示[N];国际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全伟;协同创造价值[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包冉;协同提升效率——“竞开协同之星”正式出击[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徐文;协同PC稳步向前[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SAP中国咨询部高级顾问 展舸;建立协同采购[N];国际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土地出让、项目开发与分期销售时机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白承彪;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投资策略[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涌;基于期权博弈的通信企业3G投资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郑湘明;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并购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唐振鹏;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祝丹梅;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何德忠;不确定和竞争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8 何沐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投资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孙艳梅;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R&D投资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樊霞;基于实物期权的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奇音;企业项目投资的期权博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孙威;实物期权投资方法模型仿真及其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3 费宝山;实物期权理论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耿朝刚;基于期权博弈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投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崔晏;实物期权博弈模型及其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6 杨璐;基于实物期权的PPP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丽娜;实物期权思想在战略投资决策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海丰;实物期权及其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周娟娟;基于实物期权的风险投资决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肖江月;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59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65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