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0:17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
【摘要】: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衡量银行业稳定性的统一标准。2007年的金融危机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复杂,,各家银行虽然都达到了监管要求,仍不能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协议对资本进行了重新定义,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因此,测算和银行内部风险匹配的资本数量,研究适度的缓释银行实际风险的资本数额,对深化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定义,梳理了巴塞尔协议下资本充足率的演变发展过程,对比不同时期的监管要求进行比较认为,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监管标准的修正是银行业当前风险管理的要求,在进一步阐述我国资本监管的现状后,着重提出VaR理论与期权定价理论相结合的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和监管资本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期权定价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模型测算得出经济资本比率、监管资本比率和法定最低监管资本比率。 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提取的监管资本已达到监管当局的要求,上市商业银行提取的监管资本额度仍小于经济资本额度,仍不能完全覆盖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需要设定比当前资本充足率更高的标准用于缓冲其面临的风险,这可能和我国银行监管资本套利和风险加权资产度量方法不完善有关。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持适度监管资本的具体措施和相关建议:适度提高我国当前的资本监管标准,尽早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将巴塞尔协议要求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
【关键词】:监管资本 商业银行 适度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18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4-15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5-18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8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18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18-20
- 第二章 监管资本理论及其发展20-28
- 2.1 资本的定义和职能20-21
- 2.2 监管资本适度性的含义21
- 2.3 监管资本的发展历程21-23
- 2.3.1 监管资本的兴起和发展21-22
- 2.3.2 不明确的主观监管资本发展阶段22
- 2.3.3 明确的客观监管资本发展阶段22-23
- 2.4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监管资本23-26
- 2.4.1 巴塞尔资本协议Ⅰ与银行监管资本23-24
- 2.4.2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与银行监管资本24-25
- 2.4.3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银行监管资本25-26
- 2.5 小结26-28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实践28-33
- 3.1 我国监管资本指标的演变历程28-30
- 3.1.1 《商业银行法》中监管资本的规定28
- 3.1.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监管资本的规定28-29
- 3.1.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监管资本的规定29-30
- 3.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情况30-32
- 3.3 小结32-33
- 第四章 基于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测度方法33-38
- 4.1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测度与估计33-36
- 4.1.1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测度方法33-35
- 4.1.2 经济资本测度方法的参数估计35-36
- 4.2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测度与估计36-37
- 4.3 小结37-38
- 第五章 我国上市银行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的实证分析38-47
- 5.1 经济资本测度的实证分析38-42
- 5.1.1 数据选取38
- 5.1.2 实证分析38-42
- 5.2 监管资本测度的实证分析42-44
- 5.3 监管资本的适度性实证分析44-45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45
- 5.3.2 统计性检验分析45
- 5.4 小结45-47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适度性建议47-51
- 6.1 适当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47
- 6.2 尽快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47-48
- 6.3 依据商业银行规模和类别实行资本的差异化监管48-49
- 6.4 进一步完善国内现有监管法律法规49
- 6.5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49-51
- 结论与展望51-53
- 1.结论51
- 2.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瑾;霍天翔;刘湘勤;;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2 杨继光;刘海龙;;监管资本的适度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2期
3 王晓龙;周好文;;银行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对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7年07期
4 贺建清;;“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金融论坛;2011年08期
5 汪冬梅;王翠春;刘廷伟;;中国资本充足监管对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9年07期
6 朱建武;;监管压力下的中小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1期
7 钟伟;谢婷;;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近进展及其影响初探[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8 翟光宇;陈剑;;资本充足率高代表资本充足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季度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9 袁庆禄;;资本充足监管下的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J];金融论坛;2012年04期
10 潘佐郑;;资本充足性与商业银行风险行为[J];金融论坛;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993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99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