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铜期货市场价格联动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铜期货市场价格联动实证研究
【摘要】:铜作为重要的工业有色金属材料,在各行业应用范围广,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伴随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铜需求量增长迅速。国内铜矿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开采环境复杂且缺乏先进的采矿技术,只能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当前,中国已成为铜消费和进口第一大国,理应在全球铜定价方面取得话语权。然而长久以来,国际铜价走势却一直由伦敦金属交易所主导,中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屡屡遭受损失,企业面临的冲击和风险增大,国民经济安全和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形势赋予期货市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建立强大和完善的铜期货市场,才能掌握铜价自主权,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全面认识沪铜期货市场发展现状,探寻沪铜市场与国际期铜市场价格联动性,分析沪铜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效率,无疑对企业套期保值、安排生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价格联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其次就价格联动实证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从价格(变动)构成和系数推导两方面,分析了ECM模型偏低误设问题,说明进行数据的处理和筛选保证变量变动幅度的必要性,并据此设计实证检验的具体模型。然后,本文介绍了沪铜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对国内外铜期货市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沪铜市场运行情况。在实证部分,本文首先对ECM模型误设问题进行了验证,而后进行不同周期下沪铜、纽约铜与伦敦铜的ECM模型检验对比,回归结果表明,沪铜市场与伦敦铜市场有着较好的联动关系,但是与纽约铜相比,沪铜市场对来自伦敦市场的信息反应不够迅速,市场成熟度有待提升。最后,本文对实证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完善沪铜期货市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铜期货 价格联动 ECM模型 模型误设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64.2;F713.35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5-16
- 1.1.1 研究背景15-16
- 1.1.2 研究意义16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6-21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6-18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8-21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1-22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研究方法22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22-24
- 第二章 价格联动相关理论概述24-29
- 2.1 价格联动的定义和内涵24
- 2.2 价格联动的理论基础24-26
- 2.2.1 市场整合理论24-25
- 2.2.2 无套利均衡理论25-26
- 2.2.3 信息溢出效应理论26
- 2.3 价格联动的影响因素26-29
- 2.3.1 市场开放程度26
- 2.3.2 交易成本26-27
- 2.3.3 保证金制度27
- 2.3.4 市场流动性27-29
- 第三章 价格联动实证方法29-34
- 3.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29
- 3.2 协整理论和协整检验29-30
- 3.3 误差修正模型30-32
- 3.3.1 误差修正模型的介绍30-31
- 3.3.2 误差修正模型存在的不足31-32
- 3.4 检验模型设定32-34
- 第四章 沪铜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34-40
- 4.1 沪铜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34-35
- 4.2 沪铜期货市场与国际铜期货市场比较35-40
- 4.2.1 期货合约比较35-37
- 4.2.2 运行机制比较37-38
- 4.2.3 交易现状比较38-40
- 第五章 国内外期铜市场联动性实证分析40-51
- 5.1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40-42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40-41
- 5.1.2 基本统计特征41
- 5.1.3 相关性分析41-42
- 5.2 检验结果与分析42-51
- 5.2.1 平稳性检验42-43
- 5.2.2 协整检验43-44
- 5.2.3 ECM模型误设检验44-48
- 5.2.4 国内外铜期货价格ECM模型检验48-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5
- 6.1 实证主要结论51-52
- 6.2 政策建议52-54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丹;;关于铜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0期
2 王政;;沪铜期货市场质量浅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期
3 徐雪;王宁;;关于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4年01期
4 金永;;铜期货市场定价权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06期
5 徐长宁;;我国铜期货市场的格局演变[J];中国金属通报;2007年10期
6 韩立岩;郑葵方;;铜期货市场信息的国际传递[J];管理评论;2008年01期
7 张昭;刘亚铮;;沪铜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16期
8 顾浩;张学东;于晓娟;;沪铜期货与现货协整关系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22期
9 俞瑶;期铜交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J];有色金属工业;2002年02期
10 苑莹;庄新田;;我国沪铜期货价格的分形统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祥林;阳桦;吴晓霖;;上海铜期货市场与伦敦铜期货市场互动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状态转换模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钱宏伟;吴冲锋;王铮;;SHME与LME铜期货价格联动性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锋 官平;上期所增设华南铜期货交割库[N];中国证券报;201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上期所增设铜期货华南交割仓库[N];证券时报;2013年
3 记者 李磊;上期所首次在华南设立铜期货交割库[N];期货日报;2013年
4 见习记者 常亮;铜期货暴跌背后:融资铜模式遭考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汪健;铜期货市场今年牛气如何[N];中国商报;2001年
6 记者 姚备;铜期货交易量已占上期所大头[N];中国证券报;2001年
7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祝建华;精诚铜业 铜期货套保亏损扩大[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记者 李磊;香港商交所拟推铜期货[N];期货日报;2012年
9 记者刘斐;人民币铜期货合约将面市[N];中国黄金报;2012年
10 姚备;规范的品种最有生命力[N];中国证券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桂园;国内外铜期货市场价格联动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邹书中;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3 王盛;沪铜、伦铜期货日夜盘价格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培;沪铜期货价格运行规律及其价格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王淑娴;沪铜期货价格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宁;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孙宝;上海铜期货定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8 郭森;沪铜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红红;伦敦、上海铜期货与国内铜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米雪;沪铜期货价格的波动率及风险测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5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ihuoqq/99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