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导向下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旅游产业导向下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出处:《改革与战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产业导向 城镇化 区域经济流通 综合开发模式
【摘要】:旅游产业导向下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是当前我国就地城镇化模式的重要实现路径,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契合机制以及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为该种综合开发模式提供了可能性。文章基于以上基础与前提,对旅游产业导向下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适建性、结构及优势进行研究和比较,为相关项目进行决策提供对比。
[Abstract]:The tourism indus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circ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achieve in situ urbanization mod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lation of urb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odel provides a possibility. The above basis and on the premise of tourism industry oriented regional economic circ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ode of constructability, structure and advantages of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provide a contrast for the related project decision-making.
【作者单位】: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学院;
【基金】: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项目编号:2014SJD75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F127;F299.21;F592
【正文快照】: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模式(一)聚集化城镇化发展模式聚集化模式主要以依托原有城镇,将工业化发展作为基础,将服务业作为主体,通过对相关产业的聚集,促进城市规模扩大,同时促进城镇人口数量不断扩充的城镇发展模式。包含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为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昭;;柔性城镇化模式——基于乡村兼业和流动性的猜想[J];城市规划;2016年09期
2 丹宝坤;刘继兵;;商贸流通业调整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1期
3 杨水根;;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4 龚有坤;庄惠;范水生;;基于共生理论福建省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年06期
5 朱炳丽;杨霞;;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4期
6 李为;伍世代;;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张英;陈俊合;熊焰;;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8 Frank F Sabouri;李吉来;沈致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J];旅游学刊;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春燕;;旅游产业导向下区域经济流通与城镇化综合开发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年07期
2 王世进;司增绰;;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流通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理与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06期
3 朱飞;;基于灰色模型历史文化街区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陈国柱;;革命老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川陕苏区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张浩龙;陈静;周春山;;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7年04期
6 向丽;;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时空分异研究[J];生态经济;2017年04期
7 张雪源;;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进程联动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8 李勤玲;;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关系刍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9 余晓岚;;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与商贸流通业耦合协调度测评[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10 王颖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丽;;浅析我国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的互动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9期
2 王佳;张卓;;城乡商贸流通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及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4期
3 杨璐璐;;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4 程涛;王德章;李佳俐;;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调整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作用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丛颖睿;;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7期
6 马晓龙;李秋云;;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发展因果关系的判定及生成机理研究——张家界案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4期
7 华芳英;鲍忠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8 舒伯阳;罗锦屏;;旅游产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典型模式探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赵在绪;周铁军;陶陶;;我国城镇化成本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4年06期
10 时省;王腊芳;赵定涛;;KIBS集聚、区域创新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J];系统工程;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井文;网络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J];南方经济;2000年02期
2 ;区域经济发展要以“民富当先”[J];内蒙古宣传;2000年03期
3 唐松成;以特种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学习导报;2000年07期
4 章安友;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阳国亮,唐志良;试论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J];改革与战略;2001年02期
6 吴向鹏;区域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严安;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J];延边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8 ;狠抓科教兴区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甘肃科技;2002年12期
9 齐建中;开拓创新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前沿;2002年17期
10 唐定;努力构筑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J];学习导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区域经济合作——探索与发展——“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区域经济学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3 王铮;李宪振;;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丁谦;曾庆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淑芳;林宝志;;论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施均显;;广西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10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纺织商会会长、中国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民营企业应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记者 刘国华 狄文君;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大连开讲[N];辽宁日报;2009年
3 龙超领;区域经济发展之影响因素论析[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广西检验检疫局 黄涛;发挥质检职能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5 记者 薛志伟;2011年 西部百县镇领跑区域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
6 ;区域经济强县的新跨越[N];日喀则报(汉);2012年
7 本报区县部记者 编辑整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N];太原日报;2012年
8 记者 武永召;邯郸市政协强力助推区域经济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唐元贵;厚街 两调整两提升 培育创新型区域经济[N];东莞日报;2012年
10 记者 任红芳;找准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4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5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坤;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尤丽亚;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燕竹;基于GIS的我国区域经济板块差异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汤e,
本文编号:1381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8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