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5 12:35

  本文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分析 出处:《经济地理》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成渝经济区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城市中心性 经济联系强度 长江经济带


【摘要】:将成渝经济区147个区、县级行政区整合为124个研究单元,运用城市中心性、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断裂点等模型,分别对2015年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点、线、面"要素特征进行刻画,得到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总体形态。研究发现:1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体系可划分为三级,其中成渝"双核"城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绵阳、南充、宜宾、万州等四个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乐山、内江、达州、永川等4个城市为三级中心城市;2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形成了"3—7—4"三个等级的空间轴线网络,以3条成渝互通通道为第一等级,7条"双核"对外放射通道为第二等级,4条地市间互通通道为第三等级;3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经济腹地范围囊括现有成渝经济区中的117个区、县级行政区,边缘地区的30个区、县未能纳入;4成渝经济区正经历从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过渡的关键阶段,成渝城市群是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Abstract]:The 147 districts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and the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re integrated into 124 research units, and the models of city-centrality,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and spatial fracture point are used. In 201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int, line and surface" elements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are described. The general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pattern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is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entral urban system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in which the "dual-core" city of Chengdu-Chongqing is a first-class central city and Mianyang. Nanchong, Yibin, Wanzhou and other four cities are secondary central cities, Leshan, Neijiang, Dazhou, Yongchuan and other four cities for the third level of central cities; (2)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has formed a "3-7-4" spatial axis network, with three Chengdu-Chongqing intercommunication channels as the first grade and seven "dual-core" external radiation channels as the second grade. Four intercit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re the third grade; (3) the economic hinterland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includes 117 districts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30 districts at county level and 30 districts in marginal areas.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is going through the key stage of transi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economy to regional economy, and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6XSH001)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部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活动已经开始逐步突破行政区划界线,进而形成联系密切、互惠共享的经济区[1]。长期以来,行政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这些跨行政单元的经济区,对于封闭的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渝经济区跃然而出[J];西部论丛;2006年01期

2 王忻怡;;有关“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问题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3 黄冬;王渡生;;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成渝经济区”力创中国第四增长极[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14期

4 王钰兰;宋殿清;;浅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5 王钰兰;魏景赋;;基于空间交互理论的成渝经济区范围界定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8年12期

6 刘道明;;“成渝经济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7 陈婷婷;;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5期

8 陈怡;;增强成渝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9期

9 章继刚;;打造成渝总部经济带推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发展[J];四川省情;2008年09期

10 王亚清;;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鹰;王亚清;;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理论及其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秀姣;蒋扬敬;;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谭兴中;;治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探讨——以成渝经济区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伍艺;;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两化”互动政策研究[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丕初;杜森;邓清和;;试论成渝经济区北部铸造基地的规划与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刘晓锋;李丽;郝瑞;;遂宁融入成渝经济区的路径选择研究[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付实;;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第五极——成渝经济区的优劣势和定位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2期 总第16期)[C];2005年

8 张益伟;;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路径选择[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崇举;;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协同的思考[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世庆;齐天乐;;嘉陵江流域:成渝经济区北部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带和增长极[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维;“北京来客”重庆支招 成渝经济区百名官员“洗脑”[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杜成;四川重庆共商成渝经济区发展大计[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王鑫;成渝经济区如何规划?[N];国际商报;2007年

4 记者 杨蕾 实习生 陈丽媛;省政协经济委组织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共商成渝经济区建设[N];四川政协报;2009年

5 李秀中;谋第四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盼整体“综改试验”[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郭晓静;成渝经济区规划明年初出台[N];重庆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红缨;成渝经济区渐行渐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吴婷 李雁争 编辑 刘玉凤;成渝经济区 规划即将编制完成[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韩冬;十届省政协助推成渝经济区建设大事回顾[N];四川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奎;南充融入成渝经济区城际高铁规划[N];南充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宇;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严红;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与成渝经济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泓江;成渝经济区发展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尤朝忠;成渝经济区城市等级重构与产业空间梯度转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黎磊;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姚建露;成渝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黎星池;城镇化对成渝经济区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高碧凤;成渝经济区FDI空间集聚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游鹏;成渝经济区合作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钟敦慧;成渝经济区产业合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彭鹏;成渝经济区产业关联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潘久艳;构建“成渝经济区”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83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83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