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文章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跨省人口流入和省内人口流入的主要变量,以中国31省(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人口流动对我国省(市)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跨省人口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促进作用,省内劳动力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正相关,但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更大,资本存量、固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却呈阻碍作用。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mobility is chang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Lucas'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variables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and intra-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taking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bility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provinces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cross-provincial population inflow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romoting. The impact of labor inflow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so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the latter has greater impact than the former, capital stock, fixed invest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a hindrance.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C924.2;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从“五普”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为14735万人的流动人口,其中占流动人口约为32.43%的是跨省区流动人口。而“十二五”时期人口流动在城镇中较为突出,到2014年年末人口流动已达2.53亿人。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多大影响,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新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满族研究;2001年01期
2 远程;研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世纪[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3 张来成;;人口流动与甘南藏区社会转型[J];发展;2006年03期
4 高忠芳;侯德仁;;铁路发展与近代人口流动[J];阴山学刊;2006年06期
5 刘晓光;;论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J];农业与技术;2007年01期
6 樊荣;;山西人口流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7 亢鸿玲;;民族人口流动: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王文卿;潘绥铭;;人口流动对健康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8年04期
9 靳玉洁;张蕾;;浅析近年来河北省人口流动的特征和原因[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张日斌;;对山区县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颖;;发达国家发展早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比较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2 宋帅;;浅析民族地区人口流动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洋;郑思齐;龙奋杰;;中国人口流动的驱动力及空间差异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秀池;;北京市人口流动及居住意愿抽样调查及展望[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5 杨闯;;论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所面临问题[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开新;加强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N];人民日报;2010年
2 杨成钢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从均衡视角认识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N];中国人口报;2014年
3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探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4 俞宪忠;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动因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5年
5 俞宪忠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简论人口流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6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尚希;认识人口流动要有新视角[N];北京日报;2012年
7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孙晓芳;劳动力异质性视野下的人口流动[N];山西日报;2013年
8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社会关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郑真真 林宝 张妍 连鹏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政策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叶凡;中国人口流动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3 王萌;基于可持续“流空间”理论的珠江三角洲城际人口吸引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4 李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竞博;人口活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要素效率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佟钰;中国省级人口流动的主导动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台倩;西南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晓;延边朝鲜族人口流动与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胡Z腪,
本文编号:1489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8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