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带动与互斥:基于实证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观察

发布时间:2018-07-16 12:58
【摘要】:本文以2007-2011年间我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检验,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体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的区域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30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1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stablishes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rough the test of global autocorrelation and local autocorrel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dependence on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reflects th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e and periphery".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率与路径研究”(编号:14SKF02)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课题“新媒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编号:2014SKJD03)
【分类号】:F1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2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4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毛燕玲;肖教燎;傅春;;中部6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8年09期

6 张立军;袁能文;;线性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8期

7 郭亚军;易平涛;;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J];统计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3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6 詹浩勇;;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互动: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7 王松;刘新民;丁黎黎;;基于在线信息的C2C顾客可感知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8 遇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9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余慧倩;;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农业TFP增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5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6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9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茂东;江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立新;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TFP贡献的考察[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4期

3 张松林;张昆;;连续随机变量非线性函数的期望和方差的近似求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4期

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6 郭亚军;综合评价结果的敏感性问题及其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7 刘海英;张纯洪;;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张的非一致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8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9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10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娟,崔高峰;世界区域经济增长趋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年10期

2 蓝庆新;;和谐社会构建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公平与效率兼容[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周建新;试论新疆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战略[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徐小钦;黄蕾;;产业积聚、持续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在关联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5 张馨之;何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1990~2004[J];软科学;2006年04期

6 李钊;王舒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短期性和长期性分析[J];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8 韩晶;何平;;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解析[J];思想战线;2008年02期

9 李勇刚;;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10 陈晓华;;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析——以广西、广东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桂元;高艳;;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4 陈春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及其类型划分[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管驰明;马奇骐;高雅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达新正;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红河日报;2013年

2 周京奎;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天津日报;2007年

3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记者 翟相哲;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邯郸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利民 李维军;朝阳高新区领跑我市区域经济增长极[N];朝阳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许怡平;提升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N];安庆日报;2007年

7 杜莉 (作者为自治区党校副教授);青藏铁路与西藏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N];西藏日报;2007年

8 刘振斌;撬动武陵山区域经济增长极[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记者 刘志强;材料产业化基地引领区域经济增长[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夏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又好又快[N];农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石宏博;软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亮亮;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魏颖;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和金融资源分布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3 张凌涛;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廖华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陈红梅;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曹培红;企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7 向颖;湖南省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岑少侠;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朱旭珍;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10 郇玉杰;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26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126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