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旅游业轴-面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14:01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旅游业轴-面评价模型,对区域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以安徽省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合区域特征对皖西地区旅游资源品质、旅游业包括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的结构及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定位。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皖西地区旅游业在全省所处位置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虽然旅游产业发育程度不高,但因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提升较快,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进行培育,并给出加快发展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m axis-plane, and a case stud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West Anhui Province is carried out.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quality, including food, shelter, travel, shopping, entertainment and tourism in West Anhui, in order to position the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 of tourism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of Anhui provinc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s not high, but because of it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rapid promotion of regional conditions,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huge. It should be cultivated as a new growth pole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West Anhui are give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皖西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22)研究成果 广西大学211工程四期重点学科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发展研究项目 广西大学211四期软科学研究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合同编号:DMYJY2013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ZH017)资助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安徽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2 翟辅东;我国区域旅游资源的复式评价[J];地理研究;1993年03期

3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4 保继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J];干旱区地理;1988年03期

5 唐拥军;杨永德;张林;;旅游产业实力评价与广西旅游强省建设[J];经济管理;2008年02期

6 张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二维度分析模型[J];旅游科学;2006年05期

7 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J];旅游科学;2009年04期

8 张梦;;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与方法选择[J];旅游学刊;2007年02期

9 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10 罗仁波;武友德;杨旺舟;席武俊;;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振;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长新;葛幼松;;城市旅游资源密集区整合探究——以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2 姚世斌;胡伟;赵勇;;四川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3 李万莲;;安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陈麦池;;马鞍山城市与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秀华;陈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6 黄芳;浅议我国传统民居旅游资源[J];武陵学刊;1997年06期

7 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8 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9 汪华斌,李江风,汪丙国,高燕;鄂西清江三峡旅游资源多层次灰色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10 苏志平;顾平;;基于绩效的省域饭店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国川;李岫;;基于DP矩阵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田飞;田明中;;浅议地质遗迹定量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革宗;;桂北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和开发建议[A];全国第13届、山东省第5届旅游地学与旅游地理第2届年会暨海洋景观、烟台和威海海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国贵;基于房地产业视角的中国沿海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音;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段岁荣;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石平;应用效益转移法评价森林旅游资源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和西芳;陕西帝王陵墓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周畅书;汨罗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吕贵彦;湘西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程丽静;旅游强省建设的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小龙;基于游客价值的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双利;河南省旅游产业在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尚正;止言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李青;张伟;;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3 陆朋;滕兰稳;;论生态旅游设施体系与规划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4 陈超群;罗明春;钟永德;;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5 邓学芬;柯丽芳;;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周边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6 李建峰;沈绍岭;杨军;;乡村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任瀚;;论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8 朱桃杏,陆林;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刘成;;基于区位理论的安徽旅游扶贫开发前景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孙晓玲;陆林;;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全椒县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统钎;;海南特区旅游开发导向与政策[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若凝;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秋昊;江苏省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政策建议[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小亮;从事业型向市场型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鲁芬;“三江并流”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桂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海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孟丽;玉溪市旅游产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杜俊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与产业政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高璐;我国旅游就业政策变迁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晓楠;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毛锦茹;旅游公共危机的公共政策视角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和,叶晴,肖舒羽;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问题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03期

2 郭舒,曹宁;省域旅游产业问题分析与发展定位[J];资源·产业;2005年01期

3 姜丽群;;区域旅游业整合营销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9期

4 薄湘平;杨帆;;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付向阳;;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2期

6 李英策;;少数民族小聚居区域旅游业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聂献忠;;区域旅游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洪伦;;区域旅游业态发展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29期

9 李正欢;;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易银飞;张韵君;;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邱志扬;;区域旅游业对安徽省的经济贡献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莫新华;;布依族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于秋阳;;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影响要素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黄羊山;张林源;;区域旅游业的乘数效应[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5 刘国川;李岫;;基于DP矩阵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胡海霞;区域品牌运营是区域旅游业运营的催化剂[N];中国旅游报;2014年

2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王春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区域旅游业的互动(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特派记者 罗霞;泛珠九省区签订旅游合作协议[N];海南日报;2006年

4 雷朋;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开发[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田国宝;陕旅圣地河谷项目争议中复工 “红色旅游”变身卖地游戏?[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6 吴浪;大北京旅游“一区两圈”[N];华东旅游报;2006年

7 记者 肖慧;构建江苏旅游新三角[N];徐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杨凌 王小萍;开创豫港旅游合作新天地[N];河南日报;2009年

9 李道君;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和旅游品牌[N];商丘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赵英明;旅游“大管家”要当“服务员”[N];济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张墨格;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3 易银飞;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许斐;我国区域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评价[D];中南大学;2003年

5 李玉涛;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业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6 耿庆汇;区域旅游业网络化发展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7 叶煜岚;基于粗糙集的区域旅游业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肖晖;区域旅游业就业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樊信友;区域旅游业空间布局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林强;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9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259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